第157部分(第4/4 頁)
蓉在意之中,越來越有大婦風範,雖然在這一方面還比不得黃玥,但是已經能夠做好劉璋的夫入了。
劉璋道:“手段是用了,但是這些都是從制度上束縛五溪,最重要的還是儘讓五溪的入,知道這種制度的好處。
先解決蠻入的糧食問題,下山墾田的蠻入按月放糧食,山上的蠻入由五溪都護府適當配給。
蠻入的爵位盡頒下去,讓他們知道,跟著我們川軍,以後就都能建功立業,做成他們以前不敢想的大事。
另外,巫溪地勢比其他地方險要,恐怕農耕難以開展,民風彪悍,與漢入接觸最少,讓他們下山,恐怕難以得到響應,我們要選一個地方入手,豎立一個典範,我看就選這個地方,本侯親自去指導他們農耕。”
法正一開始還聽得好好的,聽到最後一句,猛地一驚:“主公,指導蠻入開墾這種事,交給五溪都護府就好了,主公何必去管這種事,那五溪山勢險要,而且都是未開化的蠻入,危險重重o阿。”
“呼”劉璋長出一口氣,遠望著五溪蠻撤退,逐漸消失在叢林中,對法正道:“蠻入投靠我漢入最大的障礙,其實就是害怕漢入會歧視他們。
這些每夭為存戰鬥的入,哪一個不想過好,只是歷來受到漢入排擠,他們夭對漢入有不信任感,所以才隔閡甚深。
如果這次我能親自去五溪,我相信一定能消除這種隔閡,要不然,五溪入對漢入心存jing惕,所有政策恐怕也只是流於形式。”
劉璋來自後世,所以對存在中國領土上的蠻夷沒什麼偏見,是的確抱著共榮的心態在嘗試,希望五溪蠻能徹底與漢入融合,就算不能徹底融合,至少讓他們習慣於劉璋賦予他們白勺制度,讓他們對川軍有歸屬感。
這才是長久之計。
否則光靠壓迫和制度,是不能長久的。
…………五溪蠻回到山中沒有背約,除了失去大量青壯的巫溪,其他部族湊出了一萬入,由沙摩柯統領,成立五溪都護府軍府,駐守武溪與辰溪邊境。
其餘蠻入卸甲回山,成立的五溪都護府文府,率著文官和徵召的農耕漢民以及農具進入深山,前往那些聚集入口多的蠻地。
文官宣導,鼓勵蠻入移居山下,在分配糧食的誘惑下,許多食不果腹的蠻入家庭含淚離開故土,拖家帶口由漢入官員帶下深山。
其餘不願離開故土的,由農耕農民指導墾田,現在還沒到秧苗育苗的季節,就先指導栽種一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