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2部分(第2/4 頁)
記住。
劉璋有些仇恨那些忘記已故烈士的人,而忘記,就代表背叛,同時也是一個民族的墮落。
入繚繞的香爐,彷彿那些落為寒煙的亂世英雄,還依然隱現在煙雲之中。
“咚————咚————咚————”
功臣塔的第二次晨鐘敲響,劉璋再次掃視靈堂,輕輕退後幾步,向所有牌位鄭重一禮,身後好厲害,黃月英,張任,法正同樣恭敬行禮。
當劉璋走出來時,八名士兵抬著一個布捲走過來,在高臺上開啟,一副巨大的圖畫展現出來,最頂上五個大字:山河破碎圖。
這幅圖原圖在伏壽那裡,在工匠坊請了最熟練的繡女,將山河破碎圖繡在巨大的畫布上。
這幅圖不止有伏壽畫的長安景象,同樣向天下徵集了各地亂世慘景,全部繪製于山河破碎圖。
城市,鄉村,道路,大量逃荒的難民,亂兵身下的婦女,黃皮寡瘦的兒童,殘垣斷壁下的佝僂老人,千軍萬馬的戰場,排隊領取救濟帶著迷茫眼神的百姓……
各種景象,匯聚出一整副圖畫,在巍峨的望星臺展露出來,恢弘大氣中帶著蒼涼,
畫布裝裱在透明玉石的巨大牌匾中,高高掛在功臣閣外面的柱牆上,劉璋從牌匾下走出。
高臺下折蘭英,趙雲,馬超,王雙,樊梨香,蔣琬,黃權,李嚴等文武豎立,以及眾多計程車兵,靜靜注視畫布。
劉璋踏足天台外沿,高高的石梯之下,以折蘭英,黃權為首,文武百官全體下拜。
“恭請蜀王殿下,移駕登基!”氣壯山河的洪音,劃破清晨最後的幽靜。
“傳令,帶所有犯人到望星臺下,就地正法以祭大漢數千功臣在天之靈!”
無數犯人被穿成一串一串的,被大批軍隊押解過來,包括以前的河北和中原世族子弟,以及此次犯案的黃家子弟和上百官員。
總數達到十餘萬人,全部被羈押過來,劊子手刀口泛著寒光。
劉璋相信,只有無數人的血,才能讓大漢人真正記住以前的功臣,記住山河破碎。
第977章屍山血海
劉璋相信,只有無數人的血,才能讓大漢人真正記住以前的功臣,記住山河破碎。
劉璋將這麼多犯人留著,全部羈押到北京,也同樣是為了這個目的。因為後世人太容易忘卻了。
所有帝王都在一片祥和中登基,但是劉璋不介意踏過屍山血海走向帝王。
黃權側眼看到押解在前方的黃家子弟,眼皮微微抽動,這時劉璋已經帶人走下石梯,走到黃權身邊時停了下來。
“公衡,這次被斬的黃家子弟,一百多人,挺多,相對於數千人的黃家家族,也很多,而且還全是核心子弟,官場黃家子弟和經商的主要人才幾乎全部在列,行刑之後,黃家必受重創。
黃大人,你怨本王嗎?”
“黃權,不敢。”黃權拜了一禮,說出的話卻很艱難。
劉璋微微點頭,走向刑場,來到了幾個傳統世族的核心人物旁邊,司馬徽,龐德公,諸葛慈,魯肅皆在列。
“曲水亭臺,挽春風兮月歸。
魚從江河,順天命兮樂享。
舟行逆水,捨本末兮心勞。
掘江易道,逆倫常兮自棄。”
劉璋帶著一絲悵然,緩緩說出四句像是曲詞的話,到了幾人面前,諸葛慈聽到劉璋的話,老臉也不禁微紅。
這首詞,正是當年劉璋拿下江陵後,在江津口時,諸葛慈與司馬徽以下棋為引子,勸導劉璋順應時勢失敗後,諸葛慈離開時所唱。
這首詞,以曲水流觴開頭,無論魚從江河,舟行逆水。還是掘江易道,都不過是說要順應時勢,不順應時勢,只能自取滅亡。
順應時勢,是無數人的選擇,如果一個人真的希望成功,逆天而行,必遍體鱗傷。
這是公理。
所以當時諸葛慈唱出這一段時,帶著高昂。帶著自信,帶著看破一切的灑脫,當劉璋聽到時,甚至覺得聽到了諸葛慈高人般“哈哈”的笑聲。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累己累人啊。可是這世上有太多人看不開這一點,遇事總要強為之,就像老夫於這棋局一般,不到最後完敗的時刻,是不會甘心棄子的。”
這是當初諸葛慈和司馬徽勸劉璋切莫自誤的原話。
“劉璋,你來這裡,就是想來嘲笑我們幾句嗎?你以為你現在登基了。讓我們自慚形穢了嗎?”一旁的司馬徽大聲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