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著吧。”
考試場地西面空曠地蓋了許多大棚,是考生們的臨時住處,大棚外有一棵大槐樹,幾個中年婦女就在下面給考生們盛飯盛菜,周不疑端了一碗套飯回到張仲景身邊。
兩人坐在石階上,周不疑一邊吃一邊抱怨道“老頭,想我周不疑跟了這麼多師傅,沒有一百也有幾十吧,就跟著你受的苦最多。”
張仲景挑了一根肉絲丟到周不疑碗裡,說道:“你就別不知足了,荊南現在還在兵戈,多少百姓吃不上飯,多少百姓在逃難,你現在有吃有喝有住的地方,還有什麼不知足的?”
“喂,我說老頭,你好歹也是出身世族,不會這麼沒有追求吧?”
張仲景呵呵一笑,指著周圍對周不疑道:“你看,你看,看那些人,都是醫生啊,來自各個地方,以前我在長沙,還真沒想到有那麼多稀奇古怪的治病方法,有那麼多看似平常的東西可以入藥,這次就算沒找到阿古達,也不算冤枉啦,要說這益州牧還真是個好人……”
張仲景一提到對老百姓有好處的事就說個沒完,周不疑實在不耐煩,幾下吃完飯,把碗往張仲景手裡一丟道:“我要出去啦,那個棚子住的太熱了,人又多,很多人還不洗腳,我去找客棧了。”
周不疑說完就走了。
“你哪來的錢啊?”張仲景喊道。
“你放心吧。”
“不準偷不準騙啊。”
“知道了。”
張仲景嘆了口氣,一邊細嚼慢嚥一邊心裡默默道:你去住客棧也好,說別人腳臭,你那腳一隻頂倆。
第054章一個比一個頭痛
周不疑走在大街上,想著到哪裡去弄點錢,卻看到許多在荊南甚至襄陽都見不到的東西,周不疑拿起一家店前擺放的圓頭鋼筆,上下看了看,又開啟捏裡面的吸管,問道:“老闆,這個幹什麼的?”
老闆是一個黑黑的中年人,走出來道:“小朋友,沒見過吧,這個叫鋼筆,寫字用的。”
本來鋼筆的筆尖是很難做的,現代工藝根本做不出來,也提煉不出那種堅硬的金屬材料,不過用吸水的圓頭代替筆尖後,不但省了麻煩,還更容易在竹簡上書寫。
唯一的缺點是,現代的墨水都是不能自由流動的,需要磨墨,工匠便在劉璋設計的基礎上加了個按閥,大概寫幾十個字就按一次,雖然麻煩,倒也能湊合用。
“寫字?”周不疑開啟自己的衣帶,在上面畫起來,驚奇道:“嘿,好像還挺好用的,雖然沒墨水,不過感覺比毛筆順暢了許多。”
“那是當然。”中年人得意地道:“這可是我們州牧大人發明的,以前啊,我老拿那毛筆拿不穩,只會看字不會寫字,現在好了,你看那,還有那,那些價格標籤可都是我自己寫的。”
“州牧大人?”周不疑放回筆,走在大街上皺眉思索著。
牧守益州數年昏聵懦弱,涪城一戰一鳴驚人,江州屠殺震驚天下,強行推行四科舉仕,土地令、限價令開古今之先河,現在又弄出這些看似小玩意,卻會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東西,文辭卓越,又不失人主威儀,這劉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只可惜啊,世族是這個時代最基本的特徵,你逆天而行,就算你有雄才大略,也是徒勞無功。
“不過無論如何,就憑四科舉仕和你的這些小發明,也會對歷史產生重大影響,歷史會記住你的。
但願你能走得更遠一點。”
“周不疑。”
周不疑正想著,突然一聲驚呼把他嚇醒過來,抬頭一看就看見蕭芙蓉拿著一串糖葫蘆站在自己面前。
“周不疑,怎麼是你?”
周不疑上下看了蕭芙蓉一眼,“我也想問你同樣的問題,怎麼樣,華佗那老頭治好你阿爹了嗎?”
當初張仲景說只能救冶無鐵的命,可是就在臨走之時,又來了一個叫華佗的老頭,因為江東傷寒病蔓延,華佗不擅長治內科,特地來找張仲景幫忙的,一看到冶無鐵的病,當即表示剩下的餘毒他能用針灸解。
張仲景給華佗寫了治傷寒的方子後,就去江州了,周不疑也不知道冶無鐵的病好了沒有。
蕭芙蓉嘿嘿笑道:“你看我這樣,我阿爹的病能不好嗎?活蹦亂跳的,又開始吹牛,我受不了他就來成都了,對了,你現在住哪?”
“別提了。”周不疑揮揮手道:“跟著張仲景那老頭,哪有好日子過。”
“那要不你去我住的地方吧。”
“乾淨不?”周不疑謹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