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3/4 頁)
。”
“啊?”眾將大驚,面面相覷,張德一下子緊張起來,急聲對徐庶道:“先生,川軍這是要水淹城池啊,你快想想辦法,想想辦法啊。”張德急的臉都揪在了一處。
徐庶心裡嘆了口氣,一旁的李嚴生硬地對張德道:“張將軍放心吧,先生早料到川軍這一招,城內水道都已疏通,蓄水池和便道都開了出來,川軍此舉,貽笑大方,不會有事的。”
李嚴心裡只恨,像張德這種貪生怕死之輩也能做自己的上司,雖然楊子商這個木匠看起來根本不是說客的材料,但是李嚴都恨不得跟著楊子商走了。
“真的不會有事?”張德不信李嚴,盯著徐庶。
徐庶無奈點了點頭。
“真的?”張德還是拿不定。
徐庶看著張德圓嘟嘟油光光的臉,恨不得一劍從他人中的位置刺進去,壓下心裡的不耐煩,平聲靜氣地道:“真的。”
“哈哈。”張德再次高興起來,他來古襄陽的時候,蔡瑁叫他挑徐庶的刺,而蔡氏卻暗中告訴他要多聽徐庶的話,不要干涉守城,張德這人一向善納人言,現在是一邊挑徐庶的刺,暗中記錄,一邊聽徐庶的話。
既然徐庶說沒事,那一定沒事的。
張德一下子膽子大起來,對兩邊的軍士趾高氣昂地道:“你們還愣著幹什麼?本將軍的話不頂用嗎?把這隻羊拖出去,腦袋砍了懸城三日。”
“不可,張將軍。”徐庶喊道。
張德回頭道:“先生不是說川軍不足為慮嗎?既然如此,留此狂妄之人何用?還不如殺了震懾川軍,難道徐庶對川賊有同情嗎?”
徐庶緊皺眉頭,直覺告訴他,劉璋和法正不會不知道古襄陽的防洪手段,不至於用處如此低劣的計策,可是也想不到川軍有什麼陰謀,只能道:“兩軍交戰,不斬來使,將軍三思。”
“這樣……”張德有些為難,圓圓的腦袋一偏,突然眼睛一亮,大喜道:“那就切下楊子商一隻耳朵……”
徐庶剛要說話,張德冷聲道:“先生說不斬來使,我就不斬,如果先生再勸,又說不出道理,可就有通敵之嫌了。”
徐庶搖搖頭,最終無話可說,走到向沙盤去看兩軍軍勢了,李嚴跟過來,瞥了一眼趾高氣昂的張德一眼,對徐庶道:“張德太無禮了,要不是先生,古襄陽早已失守,還有他囂張跋扈的份?”
徐庶嘆道:“別說了,還是想想怎麼對抗川軍要緊,這張德雖然好吃懶做,貪生怕死,但是至少不太添亂由得他去吧。”
李嚴哼了一聲,舒開眉心對徐庶道:“先生,川軍終於用水攻之策了,看來這些日攻城,川軍對城池無可奈何,劉璋和法正已經無計可施了,只要他們水攻,他們就只有一次機會,而有先生在,這機會渺茫得幾乎為零,看來我們要勝了。”
“但願吧。”徐庶說了三個字,臉上卻是深深的憂愁。(未完待續。
第221章九泉之下大笑三聲
第221章九泉之下大笑三聲
楊子商回到川營,川軍眾將看著楊子商一邊血糊的耳朵,立刻炸開了鍋,個個嚎叫著要帶兵攻打古襄陽。。。
好厲害一錘將一個農村裝糧食的櫃子砸出一個大窟窿,他跟著劉璋這麼久,雖然步步艱辛,可哪裡受過這等侮辱。
“請主公下令,末將願帶兵攻城,不下襄陽,請斬某頭。”
“末將願帶兵攻城。”
“請主公下令,立刻攻打襄陽。”
眾將紛紛慨然請命,大堂中鎧甲摩擦之聲響成一片,一身英氣的張任最後站出來,向劉璋拜道:“主公,徐庶辱我等太甚,如今眾將士氣高昂,攻城時機到了。”張任不輕易請命,一旦請命,就必然下定了決心。
劉璋對血糊了半邊臉的楊子商揮揮手:“下去療傷。”
“是。”
楊子商退去,劉璋沉默地坐在榻上,靠在隱囊上沉思了一會,面色漸漸轉厲,站起來,緩緩拔出佩劍,一劍削斷了案几一角,沉聲道:“眾將聽命。”
“末將在。”眾將一齊大高喊。
“自古使者免於戰,徐庶不仁,本牧不義,從現在開始,上天可鑑,古襄陽的荊州兵就是我川軍死敵,若他日本官處置有違常道,乃徐庶自食惡果自取滅亡。”
“主公英明。”聲振屋瓦。
“各自回營,張任留下。”
“是。”
眾將大踏步離開,個個憋足了勁,張任看向劉璋,劉璋道:“你馬上去將所有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