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寧前來,也不禁鬆了一口氣,只有冷苞、沙摩柯好戰之徒悶悶不樂。
法正出列道:“主公,信使說到油江口,按照行程算,半日就可到巴陵,我們大可不必與孫策接戰,直接趕往巴陵,與甘寧將軍匯合,直上荊北。”
“好,就照你說的辦,全軍整軍,迅速撤出柴桑。”
川軍在郡府外集結,把周邊百姓都嚇的駭然失色,只以為川軍馬上就要開始屠城,暗悔自己沒有跟著其他人一起走,可是這時再走已經來不及了,說不定一出門,就被川軍亂刀砍死。
在百姓驚懼的眼光中,川軍列隊出城徑直投西而去,臨走放火燒了郡府,黑煙滾滾,火光沖天,柴桑百姓驚疑不定,西城的百姓直到看到川軍消失在地平線上,才微微鬆了口氣。
而就在同時,南城外的荒山冒出一群披樹皮,穿破衣,腳蹬竹鞋頭戴草帽的野人,揮舞著手中獸角做的叉子,揹著青石做的弓箭,踏上山頂,遠遠觀望柴桑城。
這是活躍在鄱陽湖一帶的山越人,山越乃百越一支,在南方分佈極廣,漢越雜居,文明程度不同,而鄱陽湖山越相比於吳郡丹陽山越,應該是最落後的一支,首領名叫尤突。
“楊帆,劫掠柴桑真的可行嗎?前日你建議襲擊桂陽,竟然遇到伏擊,害本帥折損了好幾十個族中勇士。”尤突問著身邊一名年輕人,口氣中帶著一些不滿,但是也不難聽出尤突對這個年輕人的器重。
這名叫楊帆的年輕人,乃是當初柴桑有影響力的家族子弟,孫氏勢力擴充到柴桑以後,為了完全統治柴桑,透過各種手段排擠楊家,楊帆怒而出走,投奔了山越人。
山越本來就是個總稱,漢人成分很多,楊帆很容易就被接納,而因為其具有一些智謀,幫尤突平定了幾個不服自己的山寨,深得尤突器重。
正值春荒,山越人大批出動,這次桂陽劫掠,還是楊帆失敗的第一次,楊帆哪知道劉璋發了什麼瘋,明知道保不住荊南,還要派一個女人回去鎮守,自己根本沒料到桂陽還有守兵,更別說埋伏。
楊帆在桂陽城外損兵折將,害怕從此失去尤突信任,是以盯上了處於風暴中心的柴桑,看看在孫策與劉璋的大戰中能撈到什麼便宜,而尤突眼紅吳郡山越丹陽山越的發達,也一心要強大鄱陽湖的山越,欣然同意楊帆計劃。
就在這時,柴桑城內突然漫起一片火光,濃煙直透天空,把藍天都染黑了好大一片,尤突與楊帆正驚疑不定,派出去一天一夜的探子從山下爬上來,氣喘吁吁地喊道:“大,大王,川軍撤走了,川軍撤走了。”。
“什麼?你再說一遍?川軍撤走了?果真?”尤突驚道。
“真的,真的,川軍撤走了,小的在草叢裡親眼見的,為了確保沒錯,小的又跟出去兩裡地,川軍是真撤走了,臨走還放火燒了郡府,現在柴桑就是一座空城。”
“哈哈,太好了。”尤突大喜過望,就要揮動雙刺鐵叉衝下山去,楊帆急忙攔住,又謹慎地問那越人道:“是不是孫策大軍到了,川軍才被迫撤走的?”
“沒看到江東軍的影子,想來還遠著呢。”
楊帆沉吟一下,終於點了點頭。
“喔,喔,喔。”
山越人揮動著手中原始武器,嚎叫著衝下山,直向柴桑殺去。
川軍行了五里地,劉璋突然駐足,停在一處山丘頂上,只覺這次出了江東,他日還有沒有機會重臨。
柴桑乃東吳重鎮,縱觀三國,曹操赤壁折戟沉沙,劉備夷陵兵敗身死,劉家與曹家都從未踏足過這裡,今日自己能夠在孫氏立足未穩,將柴桑城踩在腳下,而他日,自己還有機會重臨故土嗎?
劉璋忍不住回頭遠望柴桑,可是這一望卻吃了一驚,只見柴桑城外一群螞蟻似的黑點,混亂地湧入柴桑,正自詫異,後隊士兵馳馬來報。
“主公,山越數百人進入柴桑城,正在柴桑劫掠。”
第140章可悲的笑話
“嘿嘿,正好啊,讓山越人劫掠一把,孫策來了住廢墟。”沙摩柯大笑連連,他自己就是蠻人,沒覺得山越人有什麼不妥,反而覺得山越人是來幫他的。
法正沉著眉,身為漢人,他自然是痛恨胡人肆掠漢土的,但是山越人做的卻符合川軍利益,法正也不知道什麼感覺,也只能是心裡表示同情,眼神充滿麻木。
可是劉璋卻無法有法正的心思,更不可能有沙摩柯的慶幸,身為後來人,他深深知道胡人的危害,自己做了這麼多,誅殺世族,四科舉仕,土地令,不就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大漢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