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4/4 頁)
“千真萬確,小的們探過,甘寧與雲夢澤水賊聯合,大敗荊州水軍將領蔡中,繳獲全部樓船帆船,蔡中跳船逃生。”
……
“荊南千庶,臨危百變,大將軍張羨治荊南民生,澤及萬民,少主張懌,力抗劉表不義之師,保荊南太平,兩代仁君,功蓋寰宇,奈何天不假時,相繼殤離,今我樊梨香承父樊常忠義之志,續兩代仁君仁慈之德,奏表天子。
劉表不仁,十萬荊州兵劫掠民生,致四郡民不聊生,蜀主劉璋,殘……”
“住嘴。”
鮑隆正搖頭晃腦,滔滔不絕地念著告文,樊梨香騰地從座位上站起來,走上前一把奪了鮑隆手上的竹簡。
第167章不要負我
鮑隆疑惑地望著樊梨香,樊梨香沒有看他,面向校場內外的人山人海,白衣飄飛臨於高臺,大聲道:
“前張羨張懌二位仁君,統領四郡,百姓安康,自劉表南征,荊南百姓先飽嘗兩年戰亂之苦,又遭荊州兵搜刮糧餉,掘地三尺,最後劉表長子劉琦竟公然唆使十萬荊州兵劫掠荊南百姓,天人共怒。
多少百姓因戰亂妻離子散,多少百姓因口糧被奪,餓死道途,多少百姓死於荊州兵屠刀之下,而正是在荊南百姓水深火熱之時,我們的救星來了,你們都知道他是誰嗎?他就是蜀主劉璋,人人愛戴的仁君劉皇叔。
天子困於許昌,劉皇叔身為漢皇后裔,出兵伐曹,乃仁義之師,挽救天道,暴虐劉表竟然拒不借道,難道他忘了荊州也是大漢領土,忘了他自己也是帝室之胄嗎?
劉皇叔上系漢室安危,下解荊南百姓於倒懸,而劉表麻木不仁,忘記祖宗,縱兵劫掠,乃堪比董卓的漢之巨賊,劉皇叔伐荊州乃天意所屬,
不管別人怎麼誹謗劉皇叔,但是我們荊南百姓知道,劉皇叔心懷天下,愛民如子,我樊梨香在這裡正式宣佈,荊南三郡永遠服從益州劉皇叔,納土歸降,大家說,好不好。”
樊梨香清脆的聲音迴盪廣闊的校場,周圍窮苦百姓人人動容,他們是最容易被感動的人,張羨張懌是不是仁君他們不知道,劉表是暴君他們刻骨銘心,荊州軍到了荊南,就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