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頁)
在臉上,粉頰的每一次顫抖,都融進孫策的心裡。
“不~~”
孫策沉重而緩慢地從喉嚨深處吐出一個字,拖著長長的尾音,貼在喬無霜臉龐的手掌顫抖擺動,艱難訴說。
“無霜,為夫平生有三恨,一恨沒能手刃劉表,為父報仇,二恨困守江東,沒能完成功名大業,三恨蜀主劉璋,斬我將,殺我弟,奪我城池,踐踏我民,揚帆西去,我只能望江興嘆……但是。”
孫策一隻手慢慢用力抓緊床單,聲音帶著抽絲的恨意:“但是,臨死之際,我最恨的不是這三者,我的死,不是刺客,不是許貢,也不是那西蜀劉璋,是,是,是……”
孫策突然雙眼圓睜,一道仇深似海的光芒射出,上半身努力抬起來,全身青筋暴起,咬牙切齒地嘶喊道:“我恨啊,害我的人竟是我江東大臣,是我江東大臣啊。”
孫策用盡全身力氣喊完一聲,一口鮮血噴出,點點滴滴濺到喬無霜衣服上,喬無霜驚駭莫名,明明是前吳郡太守許貢留下的刺客,於出征劉璋之前殺了夫君,怎麼可能是江東大臣所為。
“夫君,你說什麼?你說清楚啊,無霜聽著,無霜會記得你說過的每一個字。”
孫策噴出一口鮮血,氣息更加微弱,死死抓住喬無霜的手,幾次欲言又止,最終還是放棄了,頹然躺在榻上,他還能說什麼,當初自己要偷襲許昌,那些江東文臣就反對,這次出征荊州,他們還是反對。
現在孫策終於明白了,這些江東世族文臣,要的就是他孫家統一江東,偏守江東,保證他們江東世族的利益。
江東領地擴大對世族沒有任何好處,反而用的是他們的錢糧,如果出師北伐和西征,都不符合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反對。
孫氏在江東根基深厚,可是也是這種根基束縛了孫氏,這裡本來就是一個囚籠,孫氏利用江東世族穩定江東,江東世族利用孫氏割據江南,彼此利益相符,就是一個整體,如果相沖,江東世族就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孫氏。
很明顯,孫策的雄圖大志已經違背了江東世族的意願,在這次徵收錢糧時,張昭顧雍等大臣皆聯名反對,什麼時機不成熟,什麼江東不穩固,理由層出不窮,可是自己還是堅持西征。
於是有了望江樓之事。
自己還能對喬無霜說什麼?告訴她張昭安排瞭望江樓群宴,那些刺殺自己的許貢死士,是張昭有意放進來的嗎?說了又能如何?當真讓孫權對張氏等江東大族下手嗎?
孫權不是劉璋,江東的政權完全建立在世族的頭上,如果學劉璋,孫氏必定完全被江東拋棄。
“罷了。”孫策暗自嘆息,心頭滴血,“弟弟是一個優秀的守成之君,這樣,那些江東世族該滿意了吧?只是可惜了孫氏的天下大業啊。”
孫策這時候,突然有些羨慕劉璋了,至少,他已經率性地跨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而這一步是多少仁人志士,多少英雄豪傑,想跨出而不敢跨出的一步。
“無霜,替為夫告訴孫權,江東沒有仇恨,讓他記住八個字,依仗武將,駕馭文臣。”
孫策說完,緩緩閤眼,彷彿全身的力氣都被抽乾一般,臉如死灰,喬無霜沒聽懂孫策的話,可任她怎麼哭問,孫策都不再開口。
第166章住嘴
荊南長沙,三月悲風。
今日是韓氏家族處決的日子,另外還有許多為禍甚烈的荊州亂兵,韓氏家族先背叛劉表,後背叛張懌,再背叛劉璋,已經罪不可恕。
而樊梨香要處決他們的真正原因,不過是要為自己手上沾點血腥。
校場圍了很多人,外面是自發圍觀的百姓,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著校場,樊梨香是農民軍領袖,今天又要處決那些禍亂荊南的亂兵,這些百姓都是來看起義成果,抒發心中積聚的怨氣的。
校場內安排了坐席,長沙各望族被樊梨香請來觀看行刑,樊梨香自桂陽響應荊南百姓起義,立時得到零陵長沙百姓的擁護,很快就控制了三郡,收服大半荊州兵。現在樊梨香統率著兩萬起義軍,一萬荊州軍,聲勢滔天,武陵梁橋也懾服在樊梨香威儀之下。
校場大門,一杆青旗一杆紅旗,青旗是張懌張羨父子用過的旗子,紅旗上書寫著一個大大的“樊”字。
一身白衣的樊梨香提劍從校場外走入,身後鮑隆點頭彎腰緊隨,陳應一把長刀,背後揹著三支投槍,刑道榮兩把開山梨花大斧,威風凜凜,一大堆親兵擁著樊梨香走上主位。
“樊梨香,你一個婦道女人,憑什麼總領三郡,憑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