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第3/4 頁)
滿清軍隊。回到了草原上,這更讓滿清小小朝廷更是雪上加霜。
蒙古人同滿清的戰鬥緣自蒙古人對滿清******的一次突襲。三萬多蒙古騎兵衝進滿清******的所在地好陳察哈爾,戰鬥一直打了二個多小時,滿人雖然人少,但精銳的白甲兵終是名不虛傳,蒙古人被打得大敗而逃。
此後雙方的戰鬥一直不斷,終是蒙古人在自家的地盤上,雖是屢戰屢敗,卻也是屢敗屢戰,滿清的實力不斷被消弱著,就連一直與科爾沁部落保持著良好關係的布林布泰也與科爾沁部落鬧翻了臉。
讓布林布泰和小皇帝順治無法接受的是,在一次戰鬥中滿清主力戰將阿濟格戰死,這讓滿清已經基本無力同蒙古人對抗。
而與此同時,國防軍兩個師已經推進到了和林,和林原是草原深處蒙古帝國的首都,蒙古窩闊臺汗七年(1235年)建都於此,李定國與馬應魁商議之後,想在此築城,作為管理蒙古的府城。
報告報到南京後,羅劍沒有同意,和林經過無數次的戰亂已經完全沒落,而此時庫倫(烏蘭巴托)城已經開始興起,雖然和林距離庫倫還有三百六十多公里,但對寬廣的草原來說,這點距離也不算什麼。
李定國知道以後的蒙古會被劃為一個省,這個在他從南京出發前羅劍就跟他談過,但他實在不知道他應該推進到哪兒才算是完成了任務。
李定國向馬應魁請教,馬應魁笑著說道:“只要大都督沒有命令咱們停下來,咱們就一直往前走,這樣不就行了?”
然而李定國和馬應魁的兩個師行進的步伐終於變慢了下來,蒙古大軍已經在庫倫一帶集結,他們要同國防軍拼死一戰。
剛開始的時候,還有不少蒙古的王公貴族們說這些漢人真傻,用大量的糧食、衣服換取毫無用處的羊毛,但當草原上的牧民們再也不願意養戰馬,開始大量餵養綿羊的時候,他們害怕了。
國防軍這是要永遠地佔領草原,王爺貴族們在草原上的統治根基都快沒了,這次他們不跑了。
一場大戰一觸即發,李定國和馬應魁都有些猶豫了。李定國和馬應魁都知道,即將發生的不會是戰爭,只會是屠殺。
李定國的指揮帳篷裡來了蒙古高僧雅班智達?南喀嘉措,這讓大戰前的緊張氣氛淡了不少,高僧是旭日干請來的,旭日干曾是雅班智達的弟子。
“將軍到草原以來所作所為,貧僧亦聽說極多。有人對貧僧說,長此以往,蒙古草原再也不會有翱翔的雄鷹和賓士的戰馬,只會剩下滿草原的綿羊,你們這是要從根子上滅了蒙古人。”
高僧自有高僧的氣派,儘管在國防軍大軍之中,依舊是慈祥平和的樣子,看見李定國要張口說話,高僧擺了擺手,接著說道:
“但貧僧看到的是大部分蒙古人都在快樂的生活著,他們不再擔心明天會被拉上戰場,孩子們在學堂裡快樂地學習著,學堂裡也在教著騎馬和射箭。貧僧這些日子也在想,若是長此以往,草原上不再有爭鬥,不再有戰爭,那時的草原會是怎樣的草原?你等所行之事正是佛家所為,貧僧送你等一句話,當以霹靂手段,行菩薩心腸。”
高僧的話讓李定國怦然心動,覺得以前的煩惱都沒有了,馬應魁也是頻頻點頭。
旭日干給高僧師傅端來一杯水,雅班智達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
“旭日干給貧僧講過天使大都督說的中華民族,貧僧想了很久,這得有怎樣的胸襟和胸懷才能放下千年的仇怨?可見必是我佛不忍世人苦難,這才派天使大都督到世間救苦救難,若其為天下共主,則天下必得長久安寧,惜乎天使大都督不願為王,貧僧正欲南下以天下蒼生之福祉相勸,若得大都督為天下之主,貧僧也算功德圓滿。”(未完待續。)
第三百九十二章 開疆拓土
雅班智達高僧說了半天,覺得把該說的都說了,這才告辭離去,旭日干把他送出了很遠。
“鴻遠,高僧的話有些可以聽,有些你可不能聽哦。”馬應魁待雅班智達剛剛離開帳篷,就急忙對李定國說道。
“守卿兄,我覺得高僧說得在理啊,哪些話又不能聽呢?”李定國疑惑地問道。
“就是讓大都督當皇帝那段,我告訴你,這些話你以後在大都督面前提都不要提,當年我們老一師有不少人就是因為想讓大都督當皇帝,被關禁閉的都幾十個人呢。”馬應魁說道。
見李定國猶在思索,馬應魁接著說道:“大都督說過,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姓之天下,你記著這話就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