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頁)
器械方便人們的生活,可讓將士手中有更精良的武器去打韃子,這樣說你可明白?”
這次羅劍先做了解釋,聽得後面的史可法頻頻點頭。下面一眾士人聽了,有的低頭思考,有的卻搖頭表示不認可。
“學生認為這科學之道實乃小道,乃奇技淫巧之術,若萬民盡皆逐利,恐道德敗壞,人心不古,不若以聖人之道教化萬民,凡以教化不立而萬民不正也。”
侯方域總算又能說上話了,站起來又說了一通。
“先哲還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百姓飯都吃不飽,你談什麼教化?不造你的反算好了,還教化?”
陳子龍端著空碗在旁邊聽了半天,實在憋不住,氣憤地上前說道。
侯方域轉過頭去仔細盯著陳子龍看了半天,遲疑地開口問道:“敢問可是懋中兄?”
“正是陳子龍。”陳子龍沒好氣地答道。
“懋中兄如何落到這步光景?陳懋中乃是朝廷欽差,大都督何至如此苛待?”侯方域見陳子龍落魄之極,想當然地認為是羅劍虐待了他,轉身朝著羅劍質問道。
聽他這麼一說,柳蘭騰地一下站了起來,指著侯方域說道:“你說什麼呢?拜託你先把情況搞清楚再胡咧咧行不?”
侯方域意識到自己有些莽撞,嘀咕了一句,坐了下來。
“懋中兄是如何弄成這個樣子,其過程令人感佩,諸位如想知道原委,可下來後跟懋中兄交流。羅劍認為如果讀書人都能象懋中兄一樣,不務虛談,而求實效,則我中國必不能為滿清所凌辱。”
羅劍抬手招呼柳蘭坐了下來,有些沉重地說道。
“敢問大都督,學生知道有不少讀書人為生活所迫,到了揚州軍中。大都督何故不助其學業,反而以錢財誘惑其與粗鄙之人為伍?豈不有辱斯文?”一位姓張的舉人站起來拱手向羅劍問道。
聽到這張舉人說的話,羅劍眉頭皺了起來,臉色也變得有些不好看。
“如你之說,我羅劍也是粗鄙之人,只是如果沒有我們這些粗鄙之人浴血奮戰,恐你已成清兵刀下之鬼,學業恐怕也談不上了。”
聽羅劍這樣說道,張姓舉人臉上頓時露出惶恐的神色。
“你不必驚惶,我早說過,在我這裡說話並無禁忌,只是你說的話讓我感覺很不舒服,如此而已。你有說話的權利,我也有表達意見的權利,咱們都是平等的。”
羅劍頓了一下,抬眼掃視了一下眼前的一群士人。
“眼下之中國,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古時尚有‘投筆從戎’之美談,如今這些讀書人放下書本,拿起刀槍抵抗侵略者,又如何辱了斯文?”
“諸位認為軍中之人盡皆粗鄙,無非是他們不識字,沒有文化,不懂愛國愛民的道理,甚至有些隊伍害民甚於韃子,這是事實,我不否認。”
劉肇基不知啥時到了院裡,也悄悄站在史可法旁邊聽羅劍說著。
“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號召讀書人入伍從軍,希望他們能在軍中教授將士們識字讀文,給他們講授愛國愛民的道理,讓將士們明白他們為什麼戰鬥,為誰在戰鬥,這樣我們的隊伍就成了有文化的軍隊,有信仰的軍隊,成了為國為民的軍隊。也只有這樣的軍隊才能捍衛我華夏文明,也才能讓更多的讀書人有一張安靜的書桌潛心鑽研學問。”
士人們們靜靜地聽著,絕大部分人都陷入了沉思之中。
“我並不是希望我們所有的讀書人都去投筆從戎,我們有些讀書人或因年紀大了,或因各種原因不願或不能入伍從軍,那也沒關係。”
柳蘭從旁邊端過羅劍的水杯遞過來,羅劍接過喝了一口水,接著說道:
“現在有不少的無恥文人,他們把賣國投敵當成理所當然,成為滿清奴役我中國子民的馬前卒。這部分人危害極大,他們要把滿清奴役我華夏從思想和理論上變成一種理所當然,要讓我們所有人放下手中的刀槍,心甘情願成為滿清的奴才。”
“希望我們讀書人以筆為劍,筆下少一些風花雪月、無病**的才子佳人,多一些弘揚民族氣節的浩蕩雄文。希望你們用手中的筆喚醒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揭露賣國投敵、助紂為虐的漢奸們醜惡的嘴臉。”
整個大院變得靜極了,只有羅劍一人的聲音在侃侃而談,眾人似乎生怕漏掉了一字。
談話持續了很久,晚飯大家都是吃的紅燒肉下麵條,士子們也是吃得津津有味,並無一人中途離去。
ps:新書敬請大家支援,救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