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部分(第3/4 頁)
能有這般遠見也不足為奇,可嘆下邊的群臣,竟然不懂哀家的良苦用心,反而覺得哀家一意孤行,不知所謂。”
蕭明已經猜出來了這個桑弘羊的用意,這個桑弘羊,蕭明又如何陌生,那個第一個提出來“民不益賦而天下用饒”的大農丞,那個提出來不依靠農業富國的第一人。
蕭明無論如何都想不到,這件事情竟然是他提出來的,更加想象不到,這件事情竟然是武帝用來算計竇太后的陰謀,而現在,很明顯,竇太后沒有看出其中的陰謀味道,反而在沾沾自喜自己究竟是做了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對於大漢朝的千秋萬代有多麼重要的意義。
“這個桑弘羊,倒是有些本事,只不過資歷尚欠,這件事情還得由韓安國去做,韓安國畢竟有些影響力,要是換了其他人,指不定會引起更大的反彈。”
竇太后說的沒有錯,要是桑弘羊去做這件事情,反對聲音肯定會更高,只是竇太后現在還沒有明白一件事情,自己現在正被人利用。
竇太后就像是剛剛出鞘的寶劍,寶劍鋒利,威力無窮,可惜,把它握在手上的是皇上,可是竇太后直到現在都沒有真正明白。
蕭明不會開口提醒,他也是後知後覺,他終於明白了,武帝真的是長大了,這個計謀,包括了多少陰謀在內,就算是蕭明,也不一定能想到,蕭明畢竟當官的時間太短,這些陰謀手段見過的不多,但是這並不表示,其他人就用不出來,大漢朝能人不少,會使這種手段的能人更是不在少數。
也不知道桑弘羊究竟知不知道自己在當中起到的作用,韓安國究竟是不是武帝派在竇太后身邊的眼線,蕭明覺得自己的腦子有些不夠用。首先派人把桑弘羊給舉薦上來,然後把他派到竇太后的跟前,讓竇太后中計,最後再把韓安國送到竇太后的身邊執行這個計劃,以達到皇上的目的。當中一環扣一環,真是天衣無縫,蕭明感嘆,究竟是誰,能想出這樣的計劃,竇太后中計還真是一點都不冤枉。
要不是竇太后忽然提起這件事情,蕭明也不會知道自己也已經成為了這個計劃的一枚棋子,自己的作用,就是把韓安國送到太后的身邊,相信有更多的人參與其中,也不知道真正瞭解事情真相的究竟有幾個。
看到蕭明發呆,竇太后有點生氣,提醒道:“常侍郎,你究竟在想些什麼?”
蕭明苦笑:“下臣在擔心,家父在豫章郡的產業,也不知道現在還保留著幾分?”
蕭明其實更擔心一件事情,原本以為武帝凡事都要依靠自己,但是現在看來,武帝的身邊,還有一個更加厲害的角色,蕭明的失落感油然而生,就像是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價值變低,對於將來和武帝的話語權也是大大降低,對於蕭明來講還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正文 第七章 酒宴不易
網際網路 更新時間:2013…11…6 14:11:24 本章字數:2439
朝堂上,許多大臣想要對竇太后提一下建議,但是都被竇太后給駁回了,索性大臣們也就不再插手此事,讓韓安國自己去擔心這件事情好了。韓安國也清楚,在場的許多人,都會因為竇太后的這個決定而損失慘重,但是他偏偏不去說破,在這一點上,他和晁錯還是有區別的。晁錯不知道變通,一根筋,所以才會給自己招來禍患。韓安國心裡清楚,上邊的命令當然是要聽,但是自己的性命更加重要,這件事情要是一個做不好,自己很有可能就步了晁大人的後塵。所以他也沒有逼得太急,給了下面充分的準備時間。
蕭明本來正準備回府,哪裡知道在門口就被人給攔了下來。
“夏大人吶,可算是見到你了。”來人見到蕭明,熱情的像是見到了十多年沒見的至交,蕭明還真的不知道這人是誰,在朝中蕭明不算交友廣泛,直到現在,也才區區知道二十多個大臣的名字而已,但是這二十多個人當中,還真的不包括這位自來熟。
蕭明擠出一絲笑容,開口問道:“不知道這位大人有什麼……”
“這就見外了,同朝為官,何必如此,我來找大人你,當然是有事,不過嘛,現在你對我還不算熟,不過沒有關係,今天我在醉仙閣設宴,專門宴請幾位大人,也不知道夏大人究竟賞不賞臉,一同前去?”
一聽醉仙閣的名字,蕭明的臉色微變,他倒是還記得,當年自己懵懂無知,在醉仙閣查案,現在他是明白了,醉仙閣的背後肯定是有高人撐腰,所以之後他再也沒有去過那個地方,這是一個原因,囊中羞澀就是另一個原因了。
“這件事情還是……”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