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3/4 頁)
後朝服穿著,端的是母儀端莊。
一時之間,山呼太後千歲。
待到孝德太後下了鳳儀,崇明立即迎上去:“母親怎麼不事先知會朕一聲便回來了?母親周車勞頓必定辛苦了。”
說到底,崇明還是重他這個母親的。當年他能登上帝位,這個精明城府、善弄權術的母親可謂功不可沒。
老太後也是真心疼這兒子:“皇帝日理萬機,哀家又怎好因這點小事叨嘮。讓哀家瞧瞧,皇帝可是瘦了?”
“母親掛念,朕一切都好。”
母子二人邊說邊走,便到了慈寧殿。秉退了大部分臣子,母子二人坐著倒也頗有幾分母慈子孝的意味。
“皇兒啊,快讓哀家看看哀家的乖孫。哀家可是念得緊呢。”
孝德太後倒是笑得好不溫和慈愛,崇明卻在心下犯起難來。他知孝德一向疼愛第八子宇文飾非,可這次他卻立排眾議一意孤行立了十三子宇文典為儲。莫說飾非心底不服,太後這關怕也是難過得很。
可是,他立不得。
“來,飾非上前來。讓你皇祖母好生瞧瞧。”
“是。”宇文飾非恭敬上前,一口一個皇祖母喚得老太後樂得合不攏嘴。
眾人心裡看得明白,太後是極偏愛這個孫兒的。可這是否意味著,立儲之事仍有餘地?
“飾非真的長大了不少,記得前年你來鳳棲山避暑時還沒現在高呢。這模樣,真是如你皇爺爺當年一般無二。”
“皇祖母說笑了,孫兒怎能與先皇祖父相提並論?”
“誰說不能?”老太後突然面色一沈,“哀家的乖孫氣魄才學樣樣皆佳,一如你先皇祖父在世!”
此語一出,滿座皆驚!
太後的意圖何其明顯?如先皇在世──
那麼便是說,宇文飾非是儲君的不二人選!
但皇帝已立十三皇子為儲。如此,減不斷理還亂。
一時間,慈寧殿噤若寒蟬。
唯有──
狐狸挑著鳳眼似笑非笑。
白衣公子垂目,指尖摩挲過清樽。
於一片凝澀之中,步步驚心!
【卷一】 第四十八章
太後忽然發難,帝王明顯面有難色。
雪衣公子眉目不驚。
鳳流殤倒是一副整暇以待好戲的表情。
突然孝德慈愛一笑,眼波往席間一轉道:“那可是曲家的小兒子聆水?”
“是臣下。”白衣素錦的少年公子,一襲繾綣。對這個曾經權傾朝野的女人,他可謂半是敬重半是警惕。
“哀家還記得,走那年你才七歲呢。現在也長的是一表人才呀,聽說是前兩年回來的麼?”
曲聆水倒是無謂,反而是一旁的鳳陵王爺樂不可支。這老太太果然有意思!還是說崇明這家子都有這癖好,喜歡跟人扮親近?
“聆水旁邊坐著的,可是殤兒?過來讓哀家瞧瞧。”
冷不防被點了名,鳳陵王爺雖難掩訝異卻也依言上前。
“果然像極了你父親,方才哀家一眼便認出你來。實在像極!”孝德似乎過於激動,拉著鳳小王爺籲寒問暖差點讓人一時無所適從。“說來哀家也是第一次見你吧,聽皇帝說,此次你平叛有功?”
“是皇上過講了。”恭敬之餘,鳳流殤卻在心下冷笑。
像?他怎麼會,又如何能像?
怕是您老眼昏花了。
孝德似是感嘆,又像是某種前兆:“一眨眼當年的小娃兒,都長大了。皇上啊,你可還記得的唐堯唐將軍?”
“朕自然記得,唐堯乃我大湘一代名將。屢建功勳無異於我大湘長城,只可惜去得早了點。”說到唐堯,崇明不免有幾分感慨:“是朕虧欠了他,如今也談不上什麼補就了。”
“皇帝若真心想補就,倒也還不晚。皇帝可還記得唐大將軍的遺孀唐恬?自唐將軍逝世後,這孩子便一直隨著哀家。哀家也是打心眼裡真喜歡這孩子。自小琴棋書畫皆通習之,溫柔賢惠不說,長得也是個美人胚子。”太後頓了頓,饒有深意地望了宇文飾非一眼繼續道:“今天當著大家都在,哀家便向皇帝討要道旨意。”
“母親自當講。”
“好,哀家請皇上為恬兒指婚。”
“這又何難。母親儘管講,要指於何人?”
“自然是哀家的乖孫飾非,不知皇帝是否答應?”
“這……”
知他為難,孝德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