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第1/4 頁)
只是按書照搬。
另外王道一還講到達到一種境界,其實咒語是可以不用念出來的,有時候心念一動就能夠施展,這樣的境界是一種莫名的感覺,也是一種對天地自然的感悟。
道德經上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法師所運用的所有術法都來自於先賢對自然的天地自然的感悟,而這種感悟是發自靈魂的,或者說是一種精神狀態,一種能夠和天地自然冥冥之中溝通的奇妙感覺。
程雲聽得雲裡霧裡,好像懂又好像什麼都不懂。
而後王道一隨意說了一個關於《七步雲箋》的事情,其實《七步雲箋》成書應該在戰國時代,而且據說是魯班所著,總所周知魯班是一個能工巧匠,是木匠的開山鼻祖,但是卻很少人知道魯班其實還是一個法師,曾經所著有《魯班冊》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為詭異的整人秘術,而下冊則是解法和一些驅邪治病救人的秘法。
《魯班冊》也稱《魯班法》或者《魯班書》,古有相傳,據說學了魯班書要“缺一門”,鰥、寡、孤、獨、殘任選一樣,由修行時候開始選擇……因此,《魯班書》獲得另一名——《缺一門》。
程雲聽得暗暗心驚,不知道這等詭異的秘術現在還流傳於世沒有,程雲正想象著《魯班冊》上那些秘術,忽然聽到王道一說:其實咱們的《七步雲箋》中的後半部分就是《魯班下冊》。
“啥?魯班下冊?”程雲頓時跳起來,瞪大眼睛大叫道:“怎麼能夠這樣,我可不想缺一門啊!”
王道一沒好氣的瞪了程雲一眼,口中不緊不慢的道:“別一驚一乍的,當叔的能害你嗎,再說了,想缺一門修煉《魯班下冊》也缺不了的,下冊是治病救人驅邪解邪法,那是積德行善之術,怎麼會缺一門呢。”
程雲一聽,這才放下心來,如果自己要缺一門,那可真是無處訴冤屈啊!可是下一刻程雲差點急風過去。
只聽王道一侃侃而談道:“魯班下冊積德行善,上冊卻是喪德招惡,比如四大邪術中的五猖兵馬,其實就是魯班上冊流傳下……”
王道一還沒有說完,程雲的臉頓時就黑了,然後如同瘋魔一樣捶胸頓足,王道一驚愕的發現程雲的動作,然後輕喝道:“你小子發什麼瘋啊?”
“王叔,我完了,我要缺一門啊!蒼天啊,大地啊!”程雲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對王道一述說了修煉五猖兵馬,拘魂術,控屍術等邪術的事。
王道一聽完,半響沒回過神來,程雲失魂落魄的喝了一大杯白酒,臉色很難看。
隨後王道一卻跳了下來:“怎麼會這樣?你小子哪裡得到了《魯班上冊》,據傳言,那可是失傳了的啊!”
程雲有氣無力的道:“我在柳泉山莊地底下進入了一個叫五猖秘境的地方,然後莫名其妙的得到了一本叫做《五龍秘術》的書,那些邪術就是在書上學到的。”
程雲說道這裡,心臟狠狠的抽搐了幾下,大恨上官青雲那個老匹夫,為什麼要留下這等害人的東西啊!
王道一眼中精光一閃,然後激動的如同小孩子一樣跳到程雲面前,雙手捏住程雲的肩膀,語氣急促的道:“小子,大機緣啊!大氣運,我通天教的大氣運啊!”
不管王道一如何激動,程雲卻半死不活的,學了那些邪術,也就意味著或許孤寡,或許斷子絕孫,或許……總之不堪設想。
程雲不理會激動的王道一,喃喃自語的小聲說著聽到的一個傳說:
公輸班長袍飄飄,負手而立。昔日才華橫溢的魯國巨匠,此時卻已兩鬢蒼蒼,他仰望蒼穹,在清涼浸骨的晚風中,似有無限孤獨惆悵。
橋下,公輸班得意弟子泰山叩請:“恩師競畢生才智,著《魯班書》,匯聚了道家千年仙丹、法門與奇門遁甲術,足為千古奇書,應當傳於後世,恩澤萬代啊!”
公輸班恍若未聞,在暮色之中,憶起往事來。他曾憑《魯班書》法術削竹木以為鵲,可飛上天空三日不下。他身懷六甲的妻子好奇,私騎上天,不料空中分娩,汙血流出,使木鵲法力消失,妻兒隨即墜地而亡。其父也是好奇,騎上天空,卻一飛而至蘇州,從天而降後,當地人以為妖怪,竟將他圍毆致死;他又曾作木馬車,木人自動駕御,機關俱全,載母其上,一驅不還,又失其母。
公輸班對皎月長嘆:“枉我法力無邊,技藝超群,卻盡失我父母妻兒。這等邪術,若使流傳天下,應用不當,貽害無窮啊!”說畢,他從懷中掏出窮畢生心血寫就的《魯班書》,撫摩觀閱,愛恨交織,終於立定決心,遂對月口誦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