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第2/4 頁)
這個技術,想不到現在竟然用上了,看來多學一點東西還是沒有錯呀,怪不得我們祖宗有一句古話叫‘技不壓身’呢,現在看來我還是幸虧當時學了這個。”李濤說道,他對於張天嘯的回答和慕容涵一樣,這樣更可以提高自己的話的可信度。
當他在聽到張天嘯用自己的技術來和那些歐洲調酒師對比,李濤心裡想到:如果張天嘯知道自己的調酒技術被教自己的那位品酒師稱為是一個“有天賦的調酒學徒調出來的垃圾”的時候不知道張天嘯會怎麼想。當然李濤也不是用兩瓶酒換出來的這門技術,他可是活了大本錢將一些極品拉菲和其他品牌的葡萄酒拿出來才讓對方教的自己,不過以對方的能力也確實值得付出那幾瓶酒。畢竟對方可是世界頂級大師,以後在世界品酒史上也是有名的,至於教張天嘯的那個人,李濤有信心別看自己學的是品酒,自己的調酒技術一定比那個人高多了。
“這句話你說對了,我們老祖宗的古語都是很有用的,據說我們中話民國的哲學出現的時間比西方還早,只不過大家都沒有將這些東西放到哲學裡面,現在看來中國的古語大全也可以編成一本哲學課本了。”張天嘯開玩笑的說道,他現在覺得李濤這個年輕人很不錯,雖然技術很好,但是並沒有恃才傲物,而是表現的很隨和很謙虛。
“我也覺得我們的這些古語很有道理,現在想想那些很有含義的語言都是哲學呀,這可比蘇格拉底和亞里士多德他們早多了。”李濤也隨聲說著,他現在覺得很輕鬆,不用揹負巨大的壓力,而是隻做現在的事情就可以,所以他覺得自己從心理上得到了休息。
“對了,你剛才說你是學品酒的?這個品酒學了之後有什麼用嗎?有什麼樣的工作需要這種人呀?”張天嘯好奇的問道,雖然他曾經去歐洲留學過,而且也在歐洲學會了調酒,但是他還重來沒有見過學習品酒這個專業的人呢,當然這個專業的人他還是聽過的,他只知道這種人很適合斗酒,而且那種場面很讓人熱血沸騰。
“品酒,並不是單純的品酒,可以說品酒這個專業還是有很大的學問的,首先要學酒的歷史,其次要學習酒的釀造過程,最後才是品酒,這對於一個人有很大的考驗。品酒師是應用感官品評技術,評價酒體質量,指導釀酒工藝、貯存和勾調,進行酒體設計和新產品開發的人員。另外品酒師還需要能夠有一個好的感官系統,這一點是最關鍵的,當然對於葡萄和糧食的研究也不能夠差,張哥你是不是看到電視上面的品酒師斗酒的時候端起一杯就知道是什麼種類什麼年份很威風是吧。
品酒對於一些條件也是很嚴格的,品酒的環境一般較清潔整齊、無異雜氣味、空氣新鮮、光線充足,保持恆溫15~20攝氏度左右。為了保證品評結果的準確,一般在品酒前24小時就把品酒樣放置在同一室內,使各輪次的酒樣溫度保持一致,以免影響品酒的結果。而對於品酒員,則有著嚴格的規定,如在品酒前半個小時不準吸菸;在品酒期間不吃刺激性強的食物;在品酒期間和休息時也不準飲酒等。”
李濤聽到張天嘯的話就知道張天嘯想的是什麼,的確許多的人也都覺得品酒師很威風,但是他們不知道一個品酒師的訓練需要很長時間,而且還要對方有天分才行,否則就不可能那麼輕易的說出一瓶酒的價值、年份以及品牌。
“是有點,不好意思啊小李,我也知道我有點想當然了。”聽到李濤的話,張天嘯不好意思的說道,其實他也知道按照職業來說自己也算是半個懂行的人了,但是現在竟然讓對方問出來這樣一個問題,張天嘯感覺有點羞愧,只不過他從來都沒有學過系統的酒學教育,所以對酒的理解就有一些片面了,想在想不到見到行家了,所以他就想要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
“沒關係,其實現在許多的人對於我們品酒的人都有一些很深的誤解,他們認為我們學習的品酒師很神秘的一門技術,但是事實上品酒一點都不神秘,可以說只要會喝酒的人都能夠品酒,只是當人從這個不能說話的酒中知道酒的年齡這種方法人們覺得有些好奇罷了,其實品酒並沒有什麼困難的。”李濤對張天嘯說道,只不過李濤說著說著就有些胡謅了,其實李濤前世就經常就一個不是特別懂的問題或多或少的摻雜著自己的感悟和一些比較零碎的知識胡謅出來,讓別人認為這個說法是真的。
“哦”張天嘯回應了一聲,但是他卻沒有說別的了,因為現在酒吧的人已經開始慢慢變多了,而且由於酒吧出現了新的調酒師,而且還把調出來的酒分了等級,所以現在人們都想要試一下新調酒師調出來的酒。
“小夥子,給我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