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3/4 頁)
這個道理,這麼些年也就睜隻眼閉隻眼,只要不過分了都無事,況且楚證賦做事認真嚴謹,沒有出過什麼差池。
楚證賦本以為會繼續在這個位置上穩穩當當地坐下去,哪知從去年起,京裡陸續來了些訊息,要讓他進京來。
進京,那不可能是拉家常,定然是要有大變故的,楚證賦在朝中打聽了一番,聖上用兵的心思很重,等他回京來之後,怕是要被調去負責糧草調運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個工作,瞧著是深受了朝廷信任,但卻不是輕易能擔當的,行兵打仗不是兒戲,萬一有什麼差池,那是要掉腦袋的。
況且,這幾年,無論南北,都不是兵糧充足的時候。
楚證賦弄明白了這些,便連連拖著,直到京裡下了聖旨,再不敢拖,啟程進京。
可楚證賦打心眼裡還是不肯去押運糧草,他的年紀不小了,不是壯年時想要拼搏一把的心態了,想著過幾年能順利告老還鄉了,實在不想在這個當口上出些什麼亂來,便想以病重為由推託了。
雖然捨不得都轉鹽運使的那個肥差,可比起提心吊膽,還是在家清淨著休養為好。
楚倫灃和楚倫煜都能理解楚證賦的想法,以楚家今日的地位,實在無須去冒風險。
可既然是稱病,既然要欺君,自然也要做得有模有樣的。
楚倫歆亦回了一趟孃家,見楚證賦病重,不由把擔憂都寫在了臉上。
常府裡,常老祖宗也聽聞了這事,瞧見楚倫歆這幅模樣,心裡也有些惴惴了。
她是過來人,見過太多的生老病死,也見過長途奔波後身體垮下去再也養不回來的人。
萬一,楚證賦在這個時候過世,楚家治喪,常楚兩家的婚事就要往後拖了。
常老祖宗倒也沒有一定要讓常鬱昀早早成親的念頭,可底下還有旁的孫兒要娶親,這邊耽擱個一兩年,後頭豈不是都要排著隊?
前頭就有這麼個例子,常鬱昭和關氏的婚期定下後,關家治喪,足足多等了一年多,後頭常鬱曉的妻子徐氏也因此被耽擱住了,徐氏年紀比關氏大上一歲,多在閨中多留了這麼久,心裡存了些怨言,妯娌兩人總有些不對付。
雖能明白徐氏那些感受,但規矩就是規矩。
況且接下去要迎進門的是老祖宗的寶貝外孫女葉語姝,她更是想早早辦了喜事,好讓這貼心的孩子日日陪在她身邊。
這麼一考量,常老祖宗便和楚倫歆通了個氣。
原本定了十月下旬迎娶,若楚家那兒點頭,不如改成了月初或是九月末,總歸這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
楚倫歆聞言驚訝,只說會和章老太太商議,轉身出了松齡院就咬著牙落眼淚,老祖宗背後的意思她聽得明明白白,這是怕她父親要撐不住了。
隔日裡,楚倫歆又早早到了頤順堂裡,她不敢叫章老太太擔心,可話到了嘴邊又不能不說,試探著問了幾句。
章老太太眉宇之間無喜意,開口便是回絕。
母女兩人僵了會兒,直到廚房裡送了楚證賦的藥過來才緩和了氣氛。
楚倫歆親手服侍父親吃藥,見老父身體這般不濟,不禁紅了眼眶。
楚證賦吃了藥,喘著氣道:“我剛好像聽見你說,常家那兒想早些娶了維琳進門?”
這麼簡單一句話,楚證賦說了好一會兒,楚倫歆心痛地落淚,點了點頭。
楚證賦長長嘆了一口氣,衝章老太太道:“也好,就當沖喜了。”
沖喜?
這兩個字落在楚倫歆耳朵裡是悲傷,落在章老太太耳朵裡卻是另一種意思。
既然裝作病重,那就沖喜吧,外頭瞧著也就越發像了。
楚維琳被章老太太喚到了頤順堂,聽她說了始末,心裡一時七上八下。
本就不多的日子,一下子又要提前了?(未完待續)
ps:感謝書友啃書啃不飽的香囊
第一百三十九章 心意(四)
這章是補昨天的,今天的一章一會更新。
……………………………………………………………………………………
聽到這樣的訊息,楚維琳沒有什麼五味陳雜的感覺,更多的是茫然,腦海一片空白。
她知道楚證賦身子不好,可卻沒有想到竟然差到了這個地步。
楚維琳垂下眸子,並不追問,若是兩家長輩定下了要提前迎娶,她一個人在這兒問上半宿也是無用的,說是她的大婚之日,其實這些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