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1/4 頁)
史密斯清楚的表示,雖然新辰公司的業績、潛力等方面都十分的不錯,但是在美國的影響力並不大,有不少的人甚至都還沒有聽說過這個公司,所以對於這次的上市前的招股高盛並不太看好,認為如果包銷的話風險太大。
談了半天,史密斯只是堅定的表示,高盛公司只能採用代銷的方式。雖然比起包銷的普遍上的百分之一點五到百分之一點這樣的籌資總額分成收益來說,採用代銷後,他們只能拿到百分之零點六左右的籌資總額收益,但是他們依然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決定。
楊瀾還想最後再試試,看能不能改變高盛公司的決定。不過李晨新此時對這個牛高馬大的史密斯那是沒有了一絲好感,這傢伙真的是油鹽不進,不論你怎麼跟他說,跟他商量,他就是一個回答,要麼代銷,要麼這次他們新辰公司再另找他人合作。
這是人也有三分火,被這樣弄了半天后,李晨新年青的心真火了,就差跳起來抽他丫了。
李晨新黑著一張臉道,“史密斯先生,對於你們的決定我接受了,雖然有些遺憾,但是我要說的是,這並不是我們的損失,這會是你們的損失。我相信到將來,高盛公司會為今天的這個決定而後悔的。”
“謝謝李總的理解,不過對於公司董事們做出的決定,我想並不會有人試著去改變什麼。李總你的選擇是明智的,我們現在談接下來的事項吧。”
被史密斯弄得心情不好的李晨新,在接下來的談判中那是寸步不讓,許多地方甚至還提出了比較苛刻的條件。楊瀾都讓李晨新這種突然爆發的不成熟一面有些驚訝到了,幾次在桌下偷偷的拉他的衣袖,不過李晨新就當做不知道。整個談判都是咄咄逼人,最後在李晨新的強勢下,總算是把後面的都給達成了一致。
高盛公司將做為新辰公司上市的主承銷商,並且雙方將是以委託代銷的方式進行。新辰公司將以總籌資的百分之零點五的額度做為他們的收益。
而做為一項潛規則,李晨新還得付出比這委託金更高的一份利益。要想方案順利實施,向發行券商讓出更多的利益那是必然地,這幾乎是國內企業走向海外資本市場必須給剝削的一塊。如今到了李晨新的頭上,當然也是免不了的。
李晨新反正也是早有準備的,這樣的定向增發也都是早有慣例了。一般這種非上市股份公司向海外投資人或機構定向增發股票的行為就是尋常意義上地海外私募,海外投資機構參與定向增發的股票以後是可以轉讓的。而只要等到股市高位的時候,他們再減持這些股份,那麼這筆錢的收益可是比他們代銷的收益要多的多,這一部分的獲利通常是發行費用地數倍。
不過這對於李晨新來說也並不是完全沒有好處,這個時候想要拿到新辰公司的股票,那代價當然也很高。當然不可能會以市場價值買新辰的股票,上市前的時候,那都得翻幾倍算才行。這也是為什麼楊瀾在李晨新開價五倍後,還願意增持那百分之三的股份,就是因為看清楚了新辰公司上市後,那高昂的付出能得到更加豐厚的回報。
而接受高盛這樣的國際機構的參股,新辰的價值也能讓美國的股民有個更清楚明確的認知。
對於這個要求,李晨新沒有拒絕,直接了當的告訴史密斯,他不但願意向他們定向增發股票,而且不覺有意增發百分之三的股數。
當然李晨新的開價也是十分的狠,總股數百分之三的一百六十五萬股,上次楊瀾她們的增持價是一百元每股。現在李晨新直接獅子大開口,兩百元每股。如果高盛公司想吃進的話,必須得付出三億三千萬人民幣。按01年的美元對人民幣匯率1:8。27來算,那也是三千九百九十萬美金。
史密斯在給高盛公司打了個電話後,出乎楊瀾意料的答應了這個價錢。
高盛的這個回應也讓李晨新有些意外,以他這個中國人的觀念來說,做生意嘛,總得講價還價的。他開價兩百塊,高盛公司可以再還價嘛。以他心裡的底線,是可以接受一百五這個價錢的,可是沒有想到,人家根本就沒想過自己逛的是路邊攤,人家當自己是在專賣店買東西了。以為這一切都是明碼標價的,所以考慮了下後,覺得自己還是比較喜歡的,也就掏錢買了。
這讓李晨新在心裡準備了好半天,準備了不少以前在路邊攤買東西學到的開價技巧都沒了用武之地。一時間倒像是蓄了半天力,可是卻一拳打在了棉花上的感覺,說不出的有多鬱悶了。
而這次的交易,也將新辰公司如今的市值再一次的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13。3億,美金。新辰公司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