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1/4 頁)
西裝革履的4個人下了飛機之後,被空姐直接領進了富麗堂皇的貴賓室。
教育部、北京大學的領導,以及中央電視臺、新華社等眾多媒體的記者正在貴賓室裡暢聊,順便守候即將飛抵北京的李雪生等人。
見範德強一行4人進來,教育部的趙司長首先站起身鼓掌,其餘人等紛紛跟著站起來鼓掌。
三個繫著紅領巾的少年手捧鮮花上前,分別向周光同、李雪生、殷晟哲三人獻花。
滿滿當當的一屋子人,以熱烈的掌聲與嬌豔的鮮花對載譽而歸的3位大學生表示歡迎。
趙司長當著眾多媒體的面,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他對奪得第18屆ACM…ICPC全球總冠軍的周光同、李雪生、殷晟哲三人給予了高度肯定,對培養出優秀學生的北京大學給予了高度讚揚。
講話結束後,趙司長親切地與周光同、李雪生、殷晟哲交談,詢問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
因為年紀幼小,又是孤兒,李雪生受到了趙司長的特別關注。
“你年齡這麼小,卻要參加這麼大規模的國際性比賽,感覺緊張嗎?”
李雪生搖了搖頭,語氣從容地說道:“周隊長是我們的主心骨,只要跟在他身邊,我就不緊張。”
他以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很自然地將眾人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周光同身上。
周光同飛快地看了李雪生一眼,心想:“你倒是挺會抬舉我,我哪有那個榮幸做你的主心骨。”
他知道李雪生為人低調、不事張揚,卻不能也不願意將功勞全部攬到自己和殷晟哲的頭上。
自從去年年底獲得參加第18屆ACM…ICPC全球總決賽的名額以來,系裡、學校裡的很多人都說李雪生是搭順風車的、拖後腿的。
周光同在校學生會里公然維護過李雪生,卻在事後被李雪生要求放棄這類無謂的抵抗。
李雪生當時說的一番話,周光同至今記憶猶新。
“大眾需要的,不是真相,而是可以滿足他們的羨慕、嫉妒、恨心理的假相。你企圖以個人的力量去對抗大眾的普遍心理需求,是不現實的。你不要再為了維護我而去做‘鬥士’了,如果你因此而受到傷害,我會覺得很難過。相反,那些無足輕重的人,不管他們說什麼、做什麼,都不可能對我有分毫影響。你明白嗎?”
因為李雪生的勸說,周光同沒有再試圖去堵別人的嘴。
然而,面對甚囂塵上的流言,他一直憤懣不平。
活了19年,周光同第一次想要保護一個人,卻發現自身的力量是那麼的薄弱。
他為此感到非常挫敗,一直在積極思考應對和改變的方法。
這一次,不但有眾多領導在場,而且有各大媒體積極報道,周光同豈會放過為李雪生辯白的機會。
“我雖然是隊長,卻不是主力隊員。”周光同謙遜地說道,“不管是預賽還是決賽,李雪生都是絕對主力。我可以這麼說,如果隊裡少了他,我們奪冠的可能性將減少九成。”
此言一出,全場譁然。
眾人的目光“刷”的一下,整齊劃一地射向李雪生,讓企圖做隱形人的李雪生頗感無奈。
李雪生轉頭看向周光同,見後者目光坦然地與自己對視,心裡暗暗嘆了一口氣。
光同,為了這一天,你已經忍耐了很久了吧?
我真的不在乎那些流言,你又何苦耿耿於懷?
你這樣把我推到風口浪尖,對於我來說,其實並不是一件好事。
“周隊長太抬舉我了。”李雪生微微一笑,謙虛地說道,“ACM…ICPC是團體賽,考驗的是團隊合作能力。想要靠一個人的力量奪冠,是不可能的。我們三個人,各有所長、各有所短,但是,當我們互相配合時,卻是一支沒有缺點的團隊。所以,我們才能一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終奪得ACM…ICPC全球總冠軍。”
李雪生的這番話,說得滴水不漏。
他將重點突出的自己融進了團隊之中,將功勞攤派到三名隊員頭上,輕巧地將自己藏了起來。
狡猾的小東西!
你怎麼就不明白我的心意?
周光同暗暗埋怨,寒星似的眼眸中帶著不滿與懊惱之色。
李雪生一臉淡然地看著周光同,清冷的目光中含有警告之意。
周光同心中一凜,氣惱地想道:“雪生,我這是為你好啊!你幹嗎這麼不領情?我知道你為人低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