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3/4 頁)
準城裡面被困的會是南京衛戍軍司令一級的人物,不管是羅卓英還是劉興,拿都是一份天上掉下來的餡餅!
末松茂治的心中已經有了定案,他要“圍點打援”!
求月票!多謝各位大大 !
第二十六章:溧水初戰
6。26 溧水初戰
“司令,這是最新破譯的日軍電報,114師團的幾個聯隊開始了動作,和我們希望的一樣,末松茂治打算對我們的‘援軍’下手了。。。。。。”
範介走到端坐在沙盤前面的黃浩然身邊,輕聲的告訴了黃浩然這個好訊息,溧水縣城裡面的杜皓接到了旅長謝文東的最新指示,啟用了備用密碼,然後南京城防司令部和杜皓取得了直接聯絡;2營和預10師的留守部隊被臨時編成溧水守備大隊;杜皓自然是大隊長;朱營長成了他的副手;這個溧水守備大隊一共擁有7個步兵連、1個工兵連、1個機槍排和1個迫擊炮班;總兵力在1200人左右。
範介直接越級接管了溧水守備大隊;他在司令部裡面遙控指揮溧水守備大隊的防禦部署,既然已經告訴小日本溧水縣城裡面有大官,那麼如果抵抗的力量太薄弱的話是會讓114師團懷疑的!
杜皓按照範介的命令讓朱營長帶著工兵連將埋在城中街道上的地雷起出來移到縣城的四門附近,他自己則帶著幾個步兵連長精心的挑選陣地,獨立47旅在99軍裡面的裝備不算好,但是比起預10師的裝備要好了很多,所以杜皓在配備兵力的時候儘量把獨立47旅的官兵和預10師的官兵混編,這樣各個陣地的火力都還算湊活的過去。
不過放在花塘崗和永壽寺的兩個連隊杜皓沒有動,這兩個地方是溧水縣城防禦戰的重要支點,所以一定要配備強兵。
“末松茂治沒這麼容易上鉤,還得多下點功夫,要想吃114師團的肉,就得先燒一鍋開水,還得把咱們的刀給磨利了,王山奎和宋希濂那邊現在怎麼樣,部隊得抓緊時間休整,還有教導總隊,也得儘快移動到位,114師團不比150聯隊,胃口小了不但吞不下去,也許還會被撐死。”
“那咱們就再加把火,多給末松茂治一些信心,這樣也好讓114師團早些跳進鍋裡面。。。。。。”
溧水縣城的護城河河水是由2公里外的幹河引來的,幹河再向下游一些就是天生橋,天生橋是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開鑿胭脂河時的產物,以巨石留橋面,中鑿石孔十餘丈,以通舟楫,橋因勢而成,故名“天生”。石橋橫跨兩岸,長34米,寬厚各9米,距水面36米,如長虹臥波,氣象雄渾,奇絕天下。是為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素有“江南小三峽”之稱。
教導總隊第3旅旅長馬威龍少將帶著他的部下此刻正在風景如畫的天生橋附近急行軍,由於還是在夜間,星光又比較暗淡,幸虧教導總隊這支經過德國顧問訓練的精銳之旅軍事素質比較過硬,黃浩然又給教導總隊撥了一大批指南針,這些細節部分決定了教導總隊今晚的成功,在幹河畔警戒的日軍斥候居然完全沒有發現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有這樣一支大軍的存在。
馬威龍抬起手腕,掃了一眼自己的德國手錶,離司令部預定的通訊時間還有五十多分鐘,現在還不能開啟電臺,他擦了一把臉上的汗水,然後下令原地休息。
天生橋這一道本來沒有路,幾千人的部隊在這樣的哦地方穿行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又是是重灌備的運輸更是難上加難,教導總隊第3旅是在絕壁旁邊走完了這幾公里的路程,腳下的胭脂河洶湧澎拜,河水和岸邊礁石衝擊發出的聲音就像是萬馬奔騰,這些來自大自然的聲音正好掩蓋了教導總隊第3旅行軍是發出的聲響。
副旅長雷震和第四團團長睢友藺還有第五團團長鄧文僖一起來到了馬威龍身邊,馬威龍的旅部所在的位置叫“鳳凰井”,是胭脂河東側封閉的一塊盆地和清潭,據傳是開鑿胭脂河時的萬人坑,面積約3000平方米,也算是塊幽靜的世外桃源,盆地中潭水清澈,波光閃爍,四周崗地層巒疊翠,一派濃郁的田園風光。
“旅座!這黃司令將我們拉到這沒有人煙的地方來到底要幹什麼?司令部的傳令兵是一問三不知,而且還讓我們啟用了新密碼,結果就測試了一遍便又要我們保持無線電靜默!自從桂永清總隊長被無辜調走之後,我們教導總隊算是跌了價,先是守衛中山陵的差事拱手讓給了王敬久,現在又被拉到了天生橋!簡直就像是後孃養的!”
馬威龍看了看爆了粗口的第五團團長鄧文僖,他知道鄧文僖這些天心裡面一直不痛快,其實整個教導總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