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部分(第1/4 頁)
“沒有辦法?騙小孩子的藉口而已!如果南京衛戍軍裡面沒有教導總隊、德械師和74軍、99軍這些中央系的部隊,委座會對黃佑臣調動第1軍和川軍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說到底還不是因為守徐州的部隊都是雜牌!死多少人委座都不心疼!燕謀!你自己心裡面有數!咱們5戰區的部隊裡面,有中央軍麼?”
李長官就沒有徐祖貽那麼含蓄了,他直接說出了軍委會不肯給5戰區增兵的原因!和其他的幾個戰區比起來,五戰區所直轄的部隊算是少得可憐!
看看最高當局給5戰區的家底吧!難怪之前5戰區的司令長官人選一直確定不下來,要不是最高當局拼命的遊說李長官,恐怕也只有韓復渠這個庸會願意來跳徐州這個火坑!
第31軍,軍長韋雲淞,下轄3個師,駐防蘇北海州。這是李宗仁可以指揮自如的桂系部隊,班以上各級幹部多系北伐前後的舊班底,頗有作戰經驗,不過士兵多系新入伍的農民,受訓時間短,沒有什麼作戰經驗。
第3集團軍,總司令韓復榘,韓復渠被捕之後由孫桐萱接任第3集團軍總司令,下轄3個軍(12軍,軍長孫桐萱;55軍,軍長曹福林;56軍,軍長谷良民),駐山東境內。該部訓練、裝備均較好,只要願意服從命令,還是可以一用的。
第89軍,軍長韓德勤,下轄2個師,駐蘇北。該部由江蘇省保安隊改編而成,戰鬥力較差。
第51軍,軍長於學忠,下轄2個師,駐青島,後調津浦南段。該軍原系東北軍。
第3軍團,軍團長龐炳勳,下轄1個軍(40軍,龐兼軍長),駐碭山。該部原系西北軍,裝備較差。全軍名為軍團,實則只有5個步兵團的實力。
整個第5戰區內可用的兵力尚不足6個軍。而且這些部隊全部都是武漢眼中的“雜牌”,一直都是軍委會裁撤的優先物件!就拿沒有了靠山的西北軍和東北軍來說,在軍委會的打壓下他們連糧餉和槍械彈藥的補充都成了問題,軍心士氣自然是低迷到了極點。
而且在雜牌軍中間還普遍有吃空餉的情況,兵員的數量和花名冊上的完全對不上!訓練情況也是層次不齊。和參加淞滬抗戰的作戰部隊相比,這些“雜牌”實在是三四流的貨色。
“雜牌軍”的將領們激於民族義憤,欲同日軍一拼,卻又顧慮部隊作戰損失之後,不僅得不到政府器械兵員的補充,恐怕還要被申斥作戰不力,甚至會撤職查辦,撤銷部隊番號,丟了本錢,因此他們對於即將到來的大戰十分猶豫和彷徨。
李長官在和下屬的日常言談之中得知許多雜牌軍將領都抱著同樣的顧慮,作為桂系的大佬,李長官能夠理解這些將領們。
可同時李長官又是5戰區的司令長官,他不能放任這種情緒的蔓延!試想一下如果5戰區的將領們都是這樣的態度,那這徐州會戰還怎麼打?
對於最高當局硬把全國軍隊分成“中央系”和所謂“雜牌”。 徐祖貽心裡面也很不是滋味,出身東北軍的徐祖貽又何嘗沒有被人投以過異樣的眼光?
既然都是打著同一面的旗幟,為什麼軍委會對待中央軍和雜牌軍有薄有厚?在武器、彈藥、被服、糧餉各方面,最高當局的中央軍得到的是無限制的補充,雜牌軍則被想法設法的剋扣。
大敵當前之時,並肩作戰的友軍,有的食豐履厚,武器精良,氣焰凌人,有的卻面有飢色,器械低劣。卻要這些人同樣出死力去和日本人拼殺,這公平嗎?
只是,眼下談論這些問題又有什麼用呢?
韓復榘放棄要地大汶口的第二天,山東重鎮曲阜、兗州陷落。
1月5日,華北日軍繼續向徐州推進,進佔兗州日軍企圖向濟寧進犯,李長官指揮中國軍隊在濟寧同日軍展開激戰。
1月11日,韓復渠在開封被捕,第3集團軍司令官換成了孫桐萱,有了還算聽話的孫桐萱部,5戰區的兵力危機終於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可日軍那邊也有了新的動作,南京城裡面的華中方面軍抽出了一部分兵力組成了攻擊徐州的南線兵團,渡過長江浩浩蕩蕩的朝著徐州開來!要對付日本人的南北夾擊,5戰區的目前的兵力還是不夠!
為5戰區找援軍,已經變成了成了李長官現在的頭等大事!
最高當局的和軍委會接連拒絕給5戰區調兵,這打擊確實太大了一些,也難怪李長官今天在徐祖貽面前有些失態。
“丟他媽!實在不行老子也學韓復渠!撤他媽的!”
李長官實在是怒到了極點!居然連這樣的胡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