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2/4 頁)
本軍部還有一個就是日本陸軍!”
崇尚德國軍事的蔣百里從來沒有將日本人的武士道放在眼裡,在他眼中的武士道是反人性和偏執狂的代名詞。。。。。。
“可惜!伊藤博文已經死了!現在的日本早已不是明治時期的那個日本了!”
黃浩然斬釘截鐵的推翻了蔣百里的觀點,他冷靜的說出自己的理由:
“伊藤博文確實是日本近代歷史上的天才!在他的領導之下,日本完成了一個被侵略國家向一個強國的轉變,伊藤博文對中國的政策是溫水煮青蛙,的確是毒辣到了極點,也是很符合日本這個小國吞大國的實際情況的,可惜這幾十年來日本在戰爭中得到的好處太多,日本軍隊上下已經沉浸在‘皇軍戰無不勝’的神話裡面,這種精神上的神話雖然能讓軍人在戰場上更有戰鬥力,可是他也有一個致命的問題,那就是狂妄!最近這幾年日本內部多次發動青年軍人的兵變,在這些青年軍官的眼裡面,那些已經功成名就的老傢伙們已經沒有了征服世界的動力,而且已經成為了他們少壯派的絆腳石,使他們無法取得屬於自己的榮譽!雖然這幾次兵變都被天皇彈壓,但是日本國內的風向已經變了,從以前的穩紮穩打變得更加喜歡速勝!所以,上海,這個可以在西方世介面前展現日本肌肉的絕好舞臺,即使軍部的頭腦們不感興趣,下面的少壯派們也會權利推動上海的戰事!可以說上海開戰的火苗早已在東京燃燒起來了,我們需要的只是在火上澆一把油!”
。。。。。。。。。。。。。。。。。。。。。。。。。。。。。。。。。。。。。。。。。。。。。。。。。。。。。。。。。。。。。。。。。。。。。。。。。。。。。。。。。。。。。。。。。。。
第四十四章:參觀國防線
3。44參觀國防線
蔣百里很快理解了黃浩然的意思,脫口而出:
“火上澆油最好的辦法就是對上海的日本駐屯軍發動進攻,只要能打得好,不怕這幫武士道的崇拜者不下注來扳本,然後我們就跟著他的大注繼續加柴火,等把火燎的旺了,注下的大了,日本人就捨不得下桌了!”
蔣百里用手在地圖上一指無錫附近,說到:
“而且我們在華東還有兩條永備的國防工事,正好可以用這些經營多年的工事抵消日軍的炮火優勢,只要在這兩道國防線上投入大量的兵力,這仗,有的打!”
黃浩然知道蔣百里說的是蘇福線、錫澄線這兩條南京下了大力氣建設的國防線,1936年2月,南京國民政府為了準備對日作戰,把全國劃分為幾個國防區,張治中奉命兼任京滬區的軍事負責長官。張治中的任務,正是以“一二八”淞滬抗戰為教訓,在淞滬地區制定長期抗戰的對策。為此他派出一批一批的人到淞滬線、蘇福線、錫澄線一帶實地偵察、測量、繪製地圖,完成戰術作業和初步的作戰方案,並開始構築淞滬線、蘇福線、錫澄線一帶小炮機關槍據點工事。其中尤其以蘇福線、錫澄線這兩條拱衛金陵的防線建設為要,防線綿延數百里,建造永備的設計點和碉堡千餘個,被西方和日本的媒體譽為“東方馬諾其防線”。
更有幾個見了鬼的日本記者在日本國內的報紙上聲稱,蘇福線、錫澄線按照歐洲水平建設,中國軍隊光憑著這兩條國防線便可阻擋日軍三個月以上!
黃浩然在後世也一直不太理解為什麼中國軍隊不利用這幾條完備的工事來消耗日軍,卻集中在上海的曠野裡面挨鬼子的炮彈,直到不久之前的一次偶然,讓他知道了答案。
“蘇福線麼?百里兄,這樣吧!我們明天就去看看這條南京重點建造的國防線。。。”
蔣百里從黃浩然的口氣中聽出了一絲憤怒,不詳的陰影開始籠罩在他的心頭:
“難道。。。。。。?”
次日清晨,黃浩然帶著沈老二、範介和馮。裡奇領著蔣百里趕往常熟。
常熟,背靠張家港,面對太倉,是吳福線國防工事的一個重要支撐點,也是未來上海作戰的中國軍隊的主要交通樞紐之一,這裡的國防工事開建的最早,堪稱是國都金陵的第一道防線。
上午十一點左右,黃浩然一行趕到了常熟,黃浩然提議先用些午餐,於是一行人就在常熟警備司令部旁邊大街上的一家餐館裡面坐了下來。
常熟的菜也屬於淮揚菜系,用材考究,口味清淡,這家店看來也是常熟城裡面有名的酒家,還不到用餐的功夫,已經是食客盈門。
範介拿著選單要遞給蔣百里,蔣百里心中有事,示意隨便即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