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第1/4 頁)
他瞥了一眼趙元德,從袖中掏出來個玉佩扔給他,“說得有理,賞你了。”
趙元德暗暗的撇了撇嘴,心中滿是對太子的不屑,臉上卻仍舊是一副恭恭敬敬的神色,雙手捧著玉佩謝道:“奴才謝太子賞。”
太子笑了笑,轉身欲走,趙元德忙道:“太子殿下,皇上的意思是,您現在立刻就啟程,皇上已經欽點了四十名燕雲衛給您,就在東宮外頭候著呢。”
太子臉色頓時變了,父王竟然會連個應對的時間都不給他……
顧奕躺在暖炕上,看著太子無奈之下只好隨趙元德出了大殿,他的眉眼慢慢舒展開來。
父親沒說錯,皇上有意要收拾衛家,現在太子也被牽連進去了,皇上坐了皇位十多年,正是壯年,以後皇位究竟會落到哪個皇子的頭上,誰也說不好,皇上並非只有太子一個兒子,除去封了廣義郡王的大皇子之外,還有三皇子,四皇子跟七皇子,三皇子如今生死未卜,而七皇子又剛出生,只要太子這個時候出了事,皇位就落到了四皇子的身上。
四皇子的母妃顧淑妃可是他的姑母,若是四皇子以後登基大寶,作為四皇子母妃的母家會差到哪裡去。
顧奕嘴角挑動一抹笑意,將他原本就生的十分俊秀的面頰更添幾分俊美,他側頭對一旁的小宮人道:“麻煩寶儀姐姐去一趟昭陽殿,四皇子殿下之前拿來的那本雜記我看完了,還請寶儀姐姐幫我送回去,不知姐姐可有空?”
小宮人在他俊逸的笑容之下,紅了臉,忙點頭,“世子爺放心,奴婢這就幫世子爺跑一趟。”
四皇子楚少涵在昭陽宮捧著一本《政要》來看,聽宮人進來稟告,說顧世子送書過來,愣了許久的神,才點頭道,“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宮人退了下去,四皇子將手裡的書放下,眼睛順著書架上頭還回來的書看了半晌,順手抽了一本《九天蒼雲錄》出來,將書頁中夾著的一張書籤拿起來,放在陽光下頭。
說是書籤,其實也就是一片葉子,榕樹的葉子,雲浮城算起來已經接近北方了,自然沒有長得特別好的榕樹,書是從張瑞卿手裡借的,他喜歡看這些市井的演義傳記,雖跟宮裡正統的史書不能相提並論,但趣味性卻很強。
他摩挲著那片葉子,葉子的紋路在陽光下清晰可見,一伸手就能握進手心裡。
可他卻是知道的,葉子已經被風乾了,若太過用力不小心就會將葉子碾成齏粉。
……
當衛捷知道太子動身的時候,已經過了兩個時辰,他在書房裡煩躁的不停走來走去。
幕僚路行雲看他這副模樣,忍不住進言道:“公翁若是擔心太子,可以暗中派暗衛隨行保護太子的安危。”
衛捷哪裡是擔心太子的安全,三皇子怎麼不見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這是在擔心自個兒子那頭的戰事,若是太子過去了,難免不會被太子發覺蹊蹺,太子再如何跟衛家親近,那也是作為儲君的人選,下一任的皇帝,若被太子發現了這事兒,恐怕以後都要成了一個小辮子,等太子上臺之日,大約他們衛家也不會再有錦繡前程了。
可這事兒如何跟幕僚開口說,他只好將話說的含糊不清:“西北一直是在我們衛家手裡的,皇上派三皇子跟太子過去,為的就是下我們衛家的權,我原本想著三皇子的事兒出了以後,皇上能夠打消派太子過去的念頭,哪知道反而弄巧成拙,皇上近幾年的脾氣是越發的讓人摸不透了。”
路行雲跟著衛捷也有四五年了,對衛捷的稟性有一定的瞭解,看他這般煩躁不安,再聽他字裡行間的語氣,一點兒都不像是為了這麼一點點的小事兒在發愁,不由的嘆了口氣,“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公翁就不要瞞著我了。”
反正他也知道了很多衛家的隱秘事兒,連暗殺三皇子的事兒都是他獻的計,還在乎別的什麼事兒麼,也就應了那句話,蝨子多了不咬人,知道一個秘密跟知道一百個秘密對他而言是沒什麼區別的。
衛捷猶豫了半晌,才將西北的戰事說了個大概,撇去最要命的地方不提,只說跟韃子演了一場戲,卻將路行雲聽的臉色煞白,安北候這樣已經構成了通敵的罪名,若是此時被人揭發出來,皇上立刻就能將衛家滿門抄斬。
他心中暗暗苦笑,究竟是成王還是拜相,就靠這一回了。
他緩緩開口道:“既然如今形勢所迫,那我們就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真刀真槍的將韃子打回去,給太子殿下積一積戰功,想必太子殿下以後也會記我們的好處。”
【最近可能無關的人出現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