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頁)
琴聲中揭開了玻璃櫃上的布幔,左安迪見到櫃中是一座建築模型,規模像是一整座城市,有高高低低的建築群落,還有微型的山坡、樹木、草地及池塘。雖然比例縮小了,但能見到建築模型上大面積的落地窗和頂端的天窗。裡面所有建築的概念與這間工作室如出一轍,顯然是出自宋家源的手筆。
“這就是你的環保城?”左安迪問。對於宋家源的作品,他當然是欣賞的,只是不甚明白對方在今天將這些展示給自己看的原因。
宋家源微笑了一下,放下了牆上的一幅巨型螢幕,開啟投影儀。音樂被他關掉,一條三維技術模擬出來的建築效果片緩緩播放,鏡頭從環保城上方的整體俯瞰視角緩緩推進到街道,然後移向建築內部。
左安迪發現這些建築內部的空間都十分寬敞,沒有沿用傳統的間隔方法,許多隔斷都運用了透明材質,凸顯了空間的整體感,看上去也格外悅目。就像他曾經形容過的那個理想的家,所有空間都連成一片,從大門便能望到屋子盡頭,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隨時見到屋內的另一個人,讓人感覺舒適而貼心。
對比左安迪當年簡陋的設想,顯然宋家源的設計更加靈活,透明的隔斷上還加了可收放的多功能隔音簾幕,讓居者可以在必要的時候保護自己的隱私。另外在採光和通風上,整個設計也充分考慮了節約能源問題,充分利用了每一分資源,真正貫徹了環保無處不在的理念。
宣傳片播放完畢,宋家源對左安迪道:“安迪,這是兩年前專案剛推出時的宣傳片。環保城是我這十年來最重要的一項設計,也是我事業上的重心。我你能瞭解這個專案,從而也更瞭解我。這樣,你就知道我在做什麼,也能夠想象跟我在一起的未來會怎樣。雖然現在這些都還沒有實現,但只要我們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在未來的某一天,夢想總會變成現實。”
左安迪聽他說得真誠,也頗有感觸。華麗浮誇的禮物他收過許多,但像這樣腳踏實地的告白還是第一次聽到。雖然宋家源只是給他看了一幅圖畫,一個虛擬的場景,但左安迪能明確地感覺到自己在其中的分量。眼前的城市模型已經是最好的證明,這其中的用心不需要刻意挑明,左安迪就能感覺出來。彷彿整座城都是為他打造的,沒有一處不符合他的心意,也沒有一處不令他感動。
宋家源似乎為這一天籌備了很久,工作室的事情他並非刻意瞞著安迪,只是剛回香港的時候得到訊息知道這裡有座廢棄的廠房,便用最快的速度收購下來並予以改裝。他已有決心回到這座城市定居,因而在這件事上並沒有猶豫。他要在這裡置業、安家,發展自己的事業,而這,只是千里之行的第一步。
宋家源看得出左安迪眼神中的觸動,對此他顯然也是很覺欣喜的,立即說道:“你稍等,我去拿蛋糕。”
他轉身進了茶水間,左安迪則在邊上找了張沙發坐下。他見投影儀的遙控器放在一邊,便順手拿起,想再將影片倒回去,重新看看虛擬城市的景觀。可當左安迪按下按鍵,畫面卻繼續向下流轉了起來。原來宋家源暫停的地方並非片尾,緊接在三維宣傳片後的是一則對專案主設計師的訪問。畫面中宋家源獨自坐在鏡頭前,提問者在畫外,就像電視臺常見的訪談那樣,被訪者需要圍繞著提問自行做一些發揮。
左安迪放下了遙控,很有耐心地看了起來。
——請問這個專案的靈感是什麼?
“家。”宋家源在鏡頭前笑了笑說,“一切的建築,其本質都是人生存和居住的地方。所以我們設計的城市,整體上就是一群人的家,是大家共同生活的地方 。”
——專案內的住宅設計十分有特色,似乎是隻有一間房子,但同時又具備了現代建築的各項功能區隔,請問這個概念是怎麼來的?
宋家源在回答問題前沉吟了一下,他似乎回憶起了什麼,而後臉上泛起一絲溫柔的笑意,緩緩答道:“專案裡的住宅就是我理想的家。我希望與自己的愛人生活在這樣的空間,所以在設計的時候就自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比如在我的夢境裡,希望一回到家就見到在家裡等待自己的另一半,比如在家裡需要對方的時候,能隨口一叫就讓對方聽到。早晨如果我先起床去做早餐,他不必擔心我是否離開,起身就能看到我在廚房,而晚上如果我加班到深夜,他也能在臥室的床上一面看著書或電視陪我……當然,如果他第二天有重要的事情,就不能受到我的打擾,必須早點休息,所以我們設計了活動簾幕,不但可以阻隔光線也可以隔音,能夠適應不同情況下的需要。”
——這樣聽您形容,這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