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方楠發現詹青和劉雯似乎都十分善於控制自己的表情和麵部肌肉,在整場戲中,兩人的面部表情變化其實並不誇張,很少有擠眉弄眼或者大呼小叫的時候,可是哪怕只是透過簡單而輕微的面部表情表現出來的情緒變化,都是十分恰到好處,能夠輕易地牽動觀看者的心緒。
歸納到底,卻是因為兩人的表演非常圓渾自然,能夠順合大部分觀眾的感情和道理,促使觀看者對他們的表演產生較強的共鳴感。
但是比起這些細節來,兩人表演的精華之處其實應該是眼神。
很多人會用“眼中有戲”這種說法來形容演員的表演之生動驚豔,而事實上,人類的眼睛能夠單獨表現的感情是極少的。瞳孔的變化固然可以表現一些基本的情緒變化,卻是撐不起大部分複雜的感情表現的。
所以所謂“眼中有戲”,其實應該是眼部肌肉牽引出的微表情,配合瞳孔,虹膜和晶狀體的細微改變而展現出來的感情變化。這樣表現出來的感情,細膩,生動,而且有層次感。
而在方楠看來,詹青和劉雯兩人的眼神就很有戲。
配上情緒到位的臺詞,這整場戲可以說是一氣呵成。雖說周圍還站著不少工作人員,可是方楠的情緒卻很容易地就跟了劉雯和詹青走。劉雯想要阻止詹青的時候透過眼神和動作表現出來的那股急切和擔憂,摔倒在地時候眼神裡面透出來的千迴百轉的哀求與感情,以及詹青看到她的眼淚時候潰不成軍的表現和無聲溶解的固執。
明明只是一場十分尋常的爭執戲,但是讓有些人演出來,卻是肢體的每一個部分滿滿都是戲。
卡司結束之後,謝執生才走上來跟方楠打了個招呼,然後問道:“怎麼樣?國內和國外的片場氣氛相差有點大吧?”
方楠聽了,有些靦腆地笑了笑,說道:“其實我在SN時沒有去過拍攝現場。”
《The Fantasy》這首曲子會成為電影配樂其實有點湊巧的成分在。那是導演到學院拜訪方楠的教授時正好聽到了方楠的彈奏,然後一眼看中了這首曲子,才有後來它作為電影配樂在SN裡掀起風波,被許多人喜愛的事情。
嚴格來說,當時方楠其實並沒有進行過電影配樂這項工作,他只是很尋常地創作了一首歌曲,而後這首歌曲別人挑選走了。這之中最貼近與配樂的工作,不過就是根據後期的電影剪輯對原曲進行了微調,使之更加貼近影片的內容。
謝執生聽了,卻是自動認為他是根據完成的剪輯版本進行的創作,於是開口說道:“其實看剪輯好的版本再開始配樂當然更加直接和省事,那樣子看到的劇情會更連貫,主線也明確易懂。不過現場有現場的好處,拍攝和剪輯過程都是容易發現一些平時觀看時不容易注意到的細節的工作……而且就我個人來說,當然更希望你能多花些時間在劇組裡面。音樂也好,電影也好,我一向相信花費在上面的時間和作品的質量是成正比的。”
方楠點了點頭,表示理解:“既然接下了這份工作,我自然會用心做。這點謝導你可以放心。”
謝執生聽了之後點了點頭,語氣也緩和了許多,說道:“你老師對你評價很高,差不多就直接說你是新世紀的沃爾夫岡莫扎特了。聽說你在國外的教授也十分看重你……他們都是大師,在這方面自然比我清楚,所以我十分肯定你在這方面肯定很有天賦,造詣也很高。不過天賦畢竟不等於成就……”
方楠見他語氣帶了幾分遲疑,卻是基本上已經猜到他想要說的話,回答道:“放心吧,謝導。我明白的。”他笑笑,說道,“這世界上所有的藝術形式終究都是作用在人身上的,我享受各種音樂形式,卻不會強迫別人接受我的表現形式。相反,我覺得所有的音樂家他們需要做到的都是在音樂和普通人之間架起一座橋樑。不能讓人欣賞和理解的音樂,它其實什麼也不是。”
謝執生本來還覺得說服方楠是一個難題。雖說方楠之前已經有了兩首膾炙人口的歌曲,但是那終究有很大的巧合性。《Life Express》和《The Fantasy》這兩首曲子,按照風格來說其實都不算流行歌曲,通俗性和傳唱度都不怎麼高。
它們確實都是非常出色的曲子,所以即使傳唱度偏低,也依舊有很多人喜歡,願意一遍一遍地反覆迴圈傾聽。
但是配樂卻又不一樣。
謝執生一方面其實很垂涎方楠那對於音樂感情的精妙把握,一方面又擔憂著他的年輕和有可能存在的清高固執。配樂說到底還是為電影服務的,他可不想被方楠喧賓奪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