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的夢想。
在王大衛等人心目中,最希望留下的自然是段韶星和蔣非,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兩人都拒絕了。
蔣非的拒絕在王大衛的意料之中,他之前已經和蔣華瞭解過,這次的實習只是讓蔣非先初步瞭解高旅的運營模式,而蔣非未來的發展,蔣華則有其他的打算。
倒是段韶星的拒絕頗讓他感到意外,他原本以為段韶星是想回去天辰酒店工作,但是段韶星又很明確地否認了,而更詳細的,段韶星則沒有再提,這讓王大衛有點糊塗。
最終最優秀的兩個實習生都沒有留下,簽下的只有謝海燕和勞泳,但是他們兩人也沒有留在市場部,謝海燕被安排在運營部門,而勞泳則去了技術部做資料分析。
饒是如此,謝海燕和勞泳也足夠他們的同學羨慕了。
相對於他們因為得益於專案成功,輕鬆地被名企高薪簽下,還有更多人的人,依然每天緊張而又疲憊地奔波在求職的路上。
與求職同樣讓畢業生們關注和傷感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畢業演出和畢業照的拍攝。
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人的畢業演出和畢業照拍攝時間都不一樣,每天穿梭於不同的校區為交情深淺不一的同學送別,到處都是離別的祝福和末日般的狂歡與聚餐。
散夥飯上常常有人喝著喝著就哭了,也有人引吭高歌不怕獻醜。
有人趁著畢業懷抱著壯士斷腕的心情向暗戀多年的人表白,也有人懷著也許以後都沒有機會了的心情轟轟烈烈地打上個告別炮……(寫high了,遠目……)
當然,也有人在關注著各個學院的畢業匯演。
但凡有點歷史的學校,多多少少都有些為人樂道的長處與傳統,這些傳統總是或多或少吸引著來自外界的一些好奇與探究。
比如S大的畢業匯演,向來以大膽奔放,內容出格而聞名,一來S大校方在對待學生活動的態度上比較寬容,只要不是涉及政治立場的內容,基本上都不怎麼插手。二來S大學生以學術見長,大學四年多是埋頭苦讀的人,導致的結果就是……畢業的時候,都集體變態了。
四年的壓抑,都趁著畢業的時候一次釋放了,每年的畢業演出上,各種惡搞,各種反串,各種低俗,各種吐槽,內容年年翻新,可以說是掉節操無底線,令其他學校望塵莫及。
因此每年S大畢業演出的時候,到處都可以看到搶票的現象,更有不少外校的人,想要渾水摸魚,混進去一探究竟。
今年S大各大學院的匯演依舊在萬眾期待中開場了。葉路行動用了不少關係終於弄到了一張票,便約了宿舍的幾個哥們一起去看演出。
段韶星結束了高旅的實習之後其實比之前更忙了,手頭上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本來並不想去湊熱鬧的,但是被葉路行以“票是哥出賣靈魂與色相(重點當然是色相)好不容易弄來的,所以不能暴殄天物不然你就是無視哥的美貌”的理由硬給押著去了。
去到會場,離表演開始還有十幾分鍾,但是禮堂裡已經坐滿了人。不愧是備受各高校矚目的S大匯演,不僅全場座無虛席,在禮堂的最後和座位兩側靠牆的地方,也都站滿了人,還有不少人拿著橫幅和熒光板,頗有明星演唱會的架勢。
段韶星和葉路行他們的座位還不錯,在比較靠近舞臺的地方,等他們和宿舍其他兩人好不容易穿過人群去到座位上,剛坐下來就聽到背後傳來一陣女生的尖叫聲。
段韶星和葉路行他們往後一看,原來是一群剛進來的女生,不知道在說些什麼,都是一臉興奮地往舞臺上張望,看來都是特地來看某些人的粉絲團了。
這種粉絲團在學校的演出上也是常見的,在學校裡,不管是長得好看的,還是有點才華的,都容易虜獲一眾小女生的追捧,而在畢業匯演上,多的是曾經在學校裡叱吒風雲過的師兄師姐們的表演,這樣的人一上場,肯定都有一幫粉絲在下面搖旗吶喊。
就連低調的段韶星,也因為帥得太出名,節目籌備組曾經邀請他上臺表演,不過被他拒絕了罷了。
那群剛進來的小女生應該都是沒有座票的,她們站在最後的空地上,低著頭嘀嘀咕咕了一陣,然後紛紛舉起了手裡的板子,是那種在演唱會上常見的上面用熒光珠子拼成明星名字的板子。
只見那些板子上寫著——“希和師兄,加油”“曉翔師兄你最棒”等等的字,都是校籃球隊成員的名字。
“咦,校隊的人也來表演嗎?”葉路行奇怪道,籃球隊的人確實有很多粉絲不錯,但是因為都是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