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第2/4 頁)
少能牽制一下高大郎。
再說了,相對於一噸兩三千元的利潤,兩個人加起來一百元的分紅,對他來說真的是毛毛雨。既然想當脫手掌櫃,不給出一定好處,他們又怎麼可能賣力呢?
陳志文點了點頭,道:“南哥,謝了。”
說實話,他跟了李中南後,確實有了很大的期待。但是,真的從來沒有想過,李中南會給他這麼多。激動的同時,他感覺壓力很大。
必須努力工作!
接下來,三個人又談了一些其他的事,涉及到技術和員工的招聘等方面。
一直聊了三四個小時。
最後,李中南問道:“環評方面沒問題吧?這個會不會被卡下來?”
高大郎聞言哈哈一笑,笑道:“李總,這個還請你放心。只要產能不是太過於落後,這樣規模的工廠,整個北州都沒有一個,政府是不可能不給建的。年產量一百萬噸,年營業額肯定超過五十個億,一年的稅收就有五六個億,另外還能提供上千個工作崗位。而且,廢紙再生再造,有利於資源迴圈利用,符合國家政策。除此之外,造紙產業關聯度大,涉及農業、機械製造、化工、熱電、交通運輸、環保等產業,對上下游產業的經濟都有一定拉動作用。政府怎麼可能卡呢,可以說,就是北州的市長,知道了也會高興得睡不著覺的。”
“這就好!”
李中南聞言大大放心,產能落後主要包括物耗能耗高和環境汙染這兩個方面,系統給以的裝置,比全球最好的還要好許多呢,當然一點問題都沒有。
高大郎接著道:“一旦造紙產建設好,並投入生產,中南集團就能成為北州的第一企業。放眼整個南港,也能夠進入前十名。造紙行業嘛,也算是靠前的了。”
李中南又問道:“大概多久能投入生產?”
高大郎想了一下,道:“快的話,一年差不多。”
李中南又問道:“能不能再快一點?”
“環評確實沒問題,但是年產量一百萬噸的規模,環評大綱審查過後,還需要送交國家環保總局審批,報請國家發改委批准透過。”
高大郎皺了皺眉頭,道:“這番流程下來,需要不少時間。當然,我會想法的,實在不行,可以先把工廠建好。”
李中南笑了笑,道:“行,一切勞煩你們了。”
一年才可以投入生產啊,這個有點久啊,能不能直接收購一個大型的?
第140章:高燕嫂的轉變
臨走前,高大郎又再三保證,一定會全方位動員起來,盡最大的努力建設造紙基地,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始投入生產。
李中南一陣滿意。
當然,估摸著沒有半年的時間,肯定是不能順利投產的。
不過,這個挺理解的,畢竟這麼大的一個廠,涉及到的太多了,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需要費一番功夫的。
慢慢來啊,哪有一步登天的。
辭別了高大郎和陳志文,李中南直奔縣城的手機店。
對於北州的造紙廠的建設和經營,雖說他想當一個脫身掌櫃,另外又和他們兩個詳聊了幾個小時,但這個不是一件小事,未來一段時間,肯定有很多的事情還需要他親自做決定的。
比如,資金的調撥,企業辦公大廈的選址和建設和產品的結構型別等。
這幾天,他還要呆在北州。
一直以來,除了收廢品,他做的基本都是手機業務。這一次打算打造一個大型造紙集團,一個是由系統決定的,另一個也是發展的必然過程。
剛開始出來的時候,他只是一個鄉下收破爛的窮吊絲,滿腦子想的只是賺錢,什麼賺錢就幹什麼。但是,當資金積累到一定的程度,並且經歷過一些事情過後,他對金錢的渴望不再那麼大,轉而對名利和權力產生了熱衷。
必須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這個怎麼說呢?
前一陣子,在他看來,就是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品牌。比如做手機的生意的話,就一定要有一個超越平果的產品。
但是,為什麼要這樣呢?
以前的不知道,或者說是比較模糊,現在卻是想明白了。
提到騰訊,大家肯定會想到馬騰化;
提高微軟,大家會想到比爾蓋茨;
提高桃寶,大家又會想到馬雲。
而他的目標:只要提到廢品,大家就會想到李中南!
甚至提到造紙,提到製造業,提到材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