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4/4 頁)
兩人整理了下行李,清洗了下,就閒逛著出了門。
在這裡度過博士後生涯的莫可閎,對這裡可說是熟門熟路,雖說會議地點是在文學院所在的老校區,不過他多少還是知道些歷史典故的,一路侃侃而談給楊路做了回導遊,還帶他去最有名的一個學生餐廳體驗了一把“風味”。
莫可閎堅持來這個會議的主要原因,就是想故地重遊。
念博士的時候,莫可閎和導師曾經發生過矛盾,雖然後來消解了,心結終究還是種下了。真正全力支援他走上學術道路的,其實是他在LA做博士後期間的老闆Bob。
Bob是個很有趣的老頭,年紀一大把但童心不減,和誰都能打成一片,就連打掃衛生的阿姨也是。
就是這麼一個老不正經,偏偏對莫可閎這個一本正經的書呆子青眼有加。他最讚賞莫可閎的一點,就是那股越來越少見的對科學純粹的熱愛——其實從這點上來說,他們兩人本質上是一樣的。
Bob人聰明、點子多,但他不是控制狂,他會放手讓莫可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幫助他申請博士後的研究基金,教會他在學術圈的基本生存技能。莫可閎加入他實驗室的時候,正好是Bob退休前最後的階段。在莫博士後的最後一年,Bob幫他轉成了research faculty,雖然還不是教授職位,但至少從培訓階段跨入了獨立研究的階段。這一年中莫發表的文章,Bob連通訊作者都讓給了莫可閎。
可以說,莫可閎之所以能平順的找到教職,踏上了學術之路,離不開Bob的大力提攜和培育。
莫可閎找到工作離開後沒幾個月,Bob就退休了,搬到西南方的一個城市養老——加州雖好,無奈房價生活費太昂貴,遠不如在其他地方過得舒坦。
雖然Bob已經退休,但莫可閎還是時常和他聯絡,莫一直是他引以為傲的弟子。之前莫可閎被人陷害,即將失業時,Bob也是著急得不行,四處打電話問老朋友有沒有空的位子給莫。無奈身退幾年後,雖然眾人還敬重他,但影響力畢竟不如前。
後來得知楊路火中送炭,Bob很是高興,還向莫可閎發出邀請,讓他有機會帶楊路一起去他新家玩。
哦,對於楊路,Bob是如此評價的——“他要麼是個只顧念朋友交情的笨蛋,要麼就是個目光長遠到可怕的傢伙。”
雖然Bob已不在這裡,但這座城市乃至這座校園對莫可閎來說都是非常特殊的。即便他離開多年,還是有不少朋友故人在這裡。知道他和柯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