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機會抱怨。
叢建鵬連拖帶拽把睡著的戰友帶走:“屈子!屈子!快醒醒!變態任務來了!”
桃園結義三人組也趕緊動身,動身前還不忘表達一下無聊傻逼和猥瑣的心情。
朱大:“其實今天山裡還挺涼快的。”無聊。
吳二:“沒有午飯的話,我們可以在山上打點野味吃,比如華南虎什麼的。”傻逼。
張三:“我要探查好地形,下次可以帶妹子去軋山坡。”猥瑣。
6、第6章
樑上君選擇了二十公斤左右的負重,因為是首次進入這個地方的山區,而且沒有地圖引導,所以他決定以摸索地形特徵為主,體能強度暫且放弱一點。
尤禹和糙子跟著連長的策略走,也都背了二十公斤的裝備。阿藏默默地加了五公斤,他的身體素質非常好,加五公斤應該沒問題,可能是在伽藍被紀策欺凌慣了,讓他少背一點反而會覺得彆扭。
叢建鵬捅了捅屈平:“屈子,他們都背了二十多公斤吶,我們怎麼辦,我們不能輸給他們啊,要不我們也背二十公斤?”
屈子揉了揉惺忪的眼,哦了一聲,然後往肩上扛了十公斤負重,掂了兩下說:“我就背這麼多吧,不然太累了。”
“……”叢建鵬失去了盟友,但是又不甘心,折衷後背了十八公斤,其實這對他們飛行員來說有一點點勉強,負重訓練他們做得並不多,抗壓力和抗重力才是他們強項。
桃園三人組背得是最重的,他們的負重都有三十公斤,朱大甚至還往上加了一點,作為一線戰士,他們的身體素質都很強,這樣的重量尚算保守。
相比之下宮持是背得最少的,他往背上甩了不到十公斤就停止了,見到大家疑惑的目光,他不好意思地解釋說:“我體能不行。”
所以說紀策提出的不限負重要求是比較人性化的,他們這個特訓班每個人的特點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軍校周圍一整片山區都是313軍校的訓練基地,這地方是典型的南方溼潤氣候,水草豐茂,有些普普通通的雜草甚至長得比人還高,對視線有極大的阻礙。
他們不準攜帶任何通訊裝置,因而彼此之間無法聯絡。本來樑上君打算與一兩個同學結伴而行,這樣也好照應一下,在一個全然陌生的叢林中不至於孤立無援。但他很快意識到這個法子不可行。
他們這個班本就不是一個有默契的團隊,單兵素質參差不齊,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事方法,不會有人願意聽從某位同學的號令。即使是同出於伽藍的幾個人,在沒有明顯等級約束的情況下,要想整合成一個無分歧的小隊也不容易。
更重要的一點在於,他們每個人在進行這項體能鍛鍊的同時,都必須思考著那份報告怎麼辦。一邊規劃行動方向,一邊警惕陌生環境,還要一邊琢磨述職報告,這種一心多用的狀況,自己都顧不過來,更無暇顧好一個團隊。
所以進入林子以後,很快大家就分散開來,按照自己的意願執行任務。
好勝心切的年輕軍人們,都想讓自己的定位器記錄下卓越的成績,於是使出渾身解數把自己的最佳狀態發揮出來。有的挑選較為順當的路線,使勁往前趕,有的則專揀複雜的路線前進,進展緩慢,但很有挑戰價值。
樑上君首先攀爬到一處高地,觀察著大範圍的地形特徵,並且大致規劃了自己的路線,以防迷路。他的原則是,不追求路程的長度或者艱險度,而要儘可能多地讓自己遭遇各種各樣的地形模式,方便今後更好更快地適應這裡的山地。
有人跟他想到一塊兒去了。
當他爬到一處山頂的時候,正看見朱波屹立在那,一副全神貫注的模樣,他也在分析整個區域的地形概況。
樑上君微愣了一下,隨即心下明瞭。不愧是四級軍士長,帶兵帶多了的人,一般都會先從宏觀著手,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手裡握著自己士兵的性命,不能夠單憑直覺決定行軍方案。在這一點上,可以說他們有著同樣的職業習慣。
既然碰面了樑上君就上前打了個招呼:“哥們兒,什麼結論?”
朱波偏頭看了他一眼,又把目光放回遠方。
樑上君見他專心做事不願搭理自己,也沒有強求,自顧自地盤算路線。
半晌,朱波意味深長地感慨:“山上果然很涼快。”
樑上君差點一下栽倒,心說他孃的,搞了半天這傢伙是為了圖涼快才爬上來的?
朱波接著道:“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