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3/4 頁)
李隆基深吸了一口氣,沉聲道:“你說——”
李持盈目光微閃,緩緩近前一步。平聲道:“臣乃是高宗之孫,睿宗之女,陛下您 的親妹。此等身份,尊貴血脈,豈是一個公主之名便能道盡的?便是我身無公主之名, 沒有食邑,可天下之人,又怎會不知我與陛下乃是骨血至親?如此,有沒公主之名,與 臣有何分別?”
靜了片刻,她又婉言道:“陛下,您乃臣兄,臣乃陛下之妹,這樣的關係終此一世 ,都不會改變。只是,臣去意已決,還請陛下念在你我兄妹之情上,全臣切切之心…… ”
垂在身邊的袖口輕輕抖動,李隆基過得片刻,才緩緩回過頭來,默默望著李持盈平 靜的面容。輕聲問道:“你真是去意已決?便是朕不允,你也要去公主之名?取食邑之 封?”
目光微瞬,李持盈沉聲答:“是臣願效鯤鵬鳥,翱翔天地,忘憂於蒼海……陛下, 求陛下成全……”她仰起頭來,熱切地望著李隆基。
殷殷目光,讓李隆基不禁低聲一嘆。帶著些許失望與傷心,李隆基沉聲道:“既然 皇妹如此決絕,朕便允了……自今日起,去公主之號,取食邑之封……你……賜金千兩 ,原一應道觀別院,仍由你管轄便是……”
話一說完,他便轉過身去,頭也不回地退朝而去。
望著他快步而去的背影,李持盈也覺心中一痛,可是痛過之後卻又覺心頭豁然開朗 。
終於,不再是大唐的公主,不再是被困在這座宮城中的一隻雀鳥。從此以後,天高 任她飛,海闊任她遊,再無所牽絆,沒有掛牽……
“原來,自由的滋味,是這個樣子……”低聲呢喃,李持盈緩緩走出麟德殿。站在 基石上,遠遠望著三三兩兩散朝而去的漸遠人影,她忽然笑了起來。摘下頭頂的貂蟬冠 ,她甩開如水黑髮,又扯掉那件硃紅的大禮服,露出內裡那件月白的道袍。輕輕吐出一 口濁氣,仰起頭來。
仰著頭,她望著頭頂那方被圈起的天空,一直望出宮城。那片蔚藍的天空,與眼前 這一片天空緊緊相連……
第三十六章 離京
“真要離開長安?”王維低聲問著,聲音裡有些說不清的情緒。
回眸望他一眼,李持盈便笑著轉過頭遙望著遠處碧水清波。“長安雖好,可外面的 世界也同樣多姿多彩。我還記得,北疆的大漠孤煙,南海的明月初升,還有川南的竹林 ,江南的夜雨……詰摩,你仍要留在長安嗎?”
王維默然,沒有立刻答她。李持盈不由得有些失望。可旋即便笑了起來:“你留在 長安也好,等我遊過天下,回來時再對你細述那些大好風光啊”
王維一笑,垂下眼簾去,眼中閃過一抹難言的愴然。在李持盈低聲的呢喃聲裡,想 起昨日在南內向大家請辭時的情形。
多年來大家一直對他這名位不高的朝臣諸多優待,他還是第一次看到皇帝那樣毫不 掩飾的怒容。
“請辭?欲歸於田園?趕情,你們一個兩個都是早就商量好的……王卿,你也是要 同我那皇妹離開長安,逍遙天下是嗎?”
那樣明顯帶有怒意的聲音,讓王維不敢坦然,只能平聲道:“臣近年來潛心佛法, 越發覺得唯有迴歸田園才能保持天性自然,故而請辭。”
“只因這個原因?”李隆基冷笑:“元元沒有邀你與她一起同行?”
“沒有,公主未與臣說及此事。”王維默然片刻,才道:“陛下也知近年來,臣並 不住在玉真觀中。”雖然情淡,不似年少些那般狂熱。可,不必持盈相邀,他亦已在心 中決定與她相偕離開長安。只是,這樣的話卻不能當著李隆基的面說出來罷了。
神情稍緩,李隆基淡淡道:“罷了,朕也不對你與皇妹之事多加追問。只是,朝中 如今正是用人之時,王卿之請,朕不予應允。你且安心留在朝中,好生為朝廷做事吧”
因皇帝的厲色,請辭只能作罷。第二日,便有詔令,卻是將王維的官位又提了一級 。自多年前,王維便已官至四品,只是未曾領了實職,職位是在涼州河西,人卻是居於 長安。而此刻,就更不能離開長安了。
在心裡,王維多少猜到皇帝的用心。可是他如今還能夠去做那根牽住公主的線嗎?
走出玉真觀,他回過頭去望著緩緩關上的門,不由得一聲低嘆:公主,若你要遠走 高飛,便莫要再多作牽掛,不只是維,還有其他……
在坊道間避過身去,他默默望著那在玉真觀前驟然勒停的馬,不由得低聲一嘆。他 自然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