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頁)
進,不日便抵達昆陽城下。陰識身為昆陽守將,既不秣馬厲兵,也不組織防禦,只是換了一身乾淨衣裳,孤身出城,前往迎接鄧奉大軍。
陰識迎上鄧奉,二人見禮,寒暄一陣。陰識道:“鄧君天下無敵,我守城或不守城,皆必死無疑。思量之下,不如自迎將軍之刀,痛快一死,以全活城中將士性命。”
鄧奉聞言皺眉,他萬萬沒想到會碰上這麼一出,他生性就見不得弱者,況且,陰識又是陰麗華的長兄,和他也是交情深厚,陰識送上門來讓他殺,而且眼睛瞪得那麼大,充滿誠意地望著他,叫他如何下得了手?
董訢見鄧奉猶豫不決,催促道:“送上門來的,鄧侯還客氣什麼!”
陰識分明是跟董訢一夥,接茬兒催鄧奉道:“戰場之上,不論私情。動手吧!”說完長嘆一聲,又道,“我死不足惜,就怕麗華妹妹傷心。”
一聽到陰麗華的名字,鄧奉再無多話,洛陽也不攻了,撥馬便往回走。
陰識一夫當關,力退鄧奉大軍,諸將這才開始佩服劉秀用人之妙。要對付鄧奉,不能靠人,而要靠人情。
【No。8 奪旗】
且說鄧奉為陰識所阻,不能越昆陽半步,空有一身武功,結果卻只能困守南陽。而岑彭等人化整為零,又在南陽和鄧奉展開遊擊之戰,將鄧奉拖得疲憊不堪。
岑彭的戰法近乎無賴,類似於軍棋裡面的玩法,一看見敵方有威脅的子力過來,馬上行營,讓對方恨得牙癢癢,卻也只能望營興嘆,攻擊不著。岑彭也是如此,一看見鄧奉過來,立即進城,靠城池堅守,與鄧奉死耗。鄧奉之所以無敵,全靠騎兵和武力,利於野戰,一旦攻城,便有如鷹失飛翼,虎去利爪,與其他部隊並無太大區別。而鄧奉又是公子哥習性,沒太多耐心,攻城這種事,最為曠日持久,鄧奉一見敵軍入城,往往也就意興闌珊,棄而不攻,只是命少年們在城下惡罵幾聲解恨。
建武三年(公元二十七年)三月,劉秀業已迫降赤眉軍,關中無憂,於是調回大軍,親征鄧奉。
劉秀這一次親征,諸將再無反對之聲。排名前十的功臣之中,排第二的吳漢、排第三的賈復、排第四的耿弇、排第六的岑彭都已被鄧奉打得落花流水;排第八的朱祐更是被鄧奉生生俘虜;至於排第一的鄧禹,關中慘敗之後,威信大減,已經失去為帥資格;排第五的寇恂則以文職為主;排第七的馮異正掌舵關中,抽身不得;排第九的祭遵正在河北力拒彭寵;排第十的景丹又已於去年離世。因此,要想討伐鄧奉,除了劉秀親自出馬,確實再無別的選擇。
聞知劉秀將親征鄧奉,陰麗華請求隨行,劉秀許之。
劉秀大兵自洛陽起程,浩浩蕩蕩進發南陽。擱在往日,劉秀大兵壓境,心理素質差一點的,早就不戰而逃,心理素質好一點的,最多也就是堅壁清野,死守城中。然而,董訢自從跟隨鄧奉之後,別的都不見漲,唯獨膽量見漲,有鄧奉這麼個戰神在後面撐腰,誰來他都不怵。
劉秀一入南陽,剛剛抵達葉縣,董訢便率數千人主動挑戰迎擊,根本不把劉秀的數萬大軍放在眼裡。
人的精神力量確實不容低估,董訢這數千人,彷彿得到了鄧奉的勇力薰染,居然連戰連勝,硬是將劉秀數萬大軍堵在路上,一步也前進不得。
劉秀大驚道:“董訢尚且如此能戰,何況鄧奉!諸將之敗,何足深怪!”
諸將一聽,無不血性上湧,他們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激將!加上皇帝親自督陣,誰敢不盡死!於是各催部曲,奮勇前擊。
數萬大軍,弄得跟哀兵似的,向董訢的數千人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衝鋒。畢竟人多勢眾,而且厚著臉皮群毆,董訢漸漸不敵,率殘眾逃歸小長安聚。
劉秀既敗董訢,乘勝而行。劉秀此次親征,格外重視軍紀,三令五申,不許擾民,隔三差五再殺幾個小兵,以示公信。百姓們見了劉秀的表演,開始變得和後世的無數百姓一樣,天真地以為,主要是將軍壞,而皇帝永遠都是好人。於是紛紛慰問勞軍,一派軍民魚水情。
唉,天真而可憐的百姓,永遠都不長記性。
劉秀一路秋毫無犯,不日抵達淯陽,大軍四面圍城,大有當年王邑圍昆陽之勢。城中守軍見了城外鋪天蓋地的大軍,而且聽說又是皇帝御駕親征,無不未戰先怯,覺得沒有絲毫勝機。而從迷信的角度看,他們也覺得淯陽這城不吉利,淯陽是劉玄更始政權的誕生之地,結果短命而亡,鄧奉也以淯陽為大本營,是否同樣也將命不久長?
鄧奉見城中人心惶惶,膽怯沮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