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1/4 頁)
聖旨一下,頓時那些慌亂的楚桓百姓安下心來,生活繼續如常。與此同時,數批楚桓死士再次潛入北辰各個城池,製造騷亂,栽贓陷害給哲王府。大皇子一黨也在暗中出手,將一切矛頭都指向哲王一黨,哲王一黨可謂是十面埋伏!
冷月自然知道蘇子言的境地窘迫,但是她也相信憑蘇子言的能力,能處理好,她現在做的就是出兵楚桓!她已經想好了,她要讓那個人嚐嚐厲害,讓他永遠記得這天下不是他的,人命也不是由他任意宰割的,冷月決定親自去接回段天宇!
興城內眾將領,聚集到一起,仔細商討了計劃,定於五日後出兵楚桓。這次冷月帶了三萬人,皆為楚桓軍隊,兩萬段將軍,一萬楚桓普通士兵,可是這些士兵目早已不同往日,在冷月的魔鬼訓練下,留下的都是精英猛將。
出行前,段辰南和段廷言已經與段家軍眾士兵訓話一番,將冷月此次出兵楚桓的目的如實相告,有不願者允許退出,可是段家軍兩萬人,最終無一人選擇離開。
兩萬人中有一部分人識得冷月,即使那些不認識的,也都聽聞過冷月訓練五百新兵,與二將軍比試大獲全勝的事情,如若冷月現在不是北辰的哲王妃,他們會尊敬她為心中的女將軍,唯一承認的。
雖然幾次對戰,他們都知道冷月的厲害,但是此次攻打楚桓,他們最終是表明態度,但是那畢竟是自己的國家,誰也不願做背叛之事。可是這些人幾乎人人受過段將軍的恩惠,他們是知恩圖報的漢子,既然知道段將軍的選擇,沒有道理就此離去。再看之前被冷月俘獲的那些士兵如今的樣子,心中更是震驚於冷月這個人的本事,心中的情感十分複雜。
段家軍的軍紀森嚴,第一條便是服從。五日後在冷月的帶領下,這三萬人佇列整齊,步履昂揚地向楚桓啟程。楚桓接到訊息,各處開始戒備,京城發出一道道聖旨,調兵遣將,勢要一舉擊敗冷月。
與此同時,都城中的大皇子一黨,已經著手準備逼宮,只待楚桓軍隊擊敗冷月一舉進入北辰都城,與大皇子來個裡應外合。當然,之後便是利益分割,雖然不知他們之間的協議是怎樣的,但是冷月絕對不會讓他們得逞,為了蘇子言,為了所有她在乎的人。
冷月傳信回去,蘇子言接到後,即刻進宮稟告冷月心中所說之事,老皇帝聞言,連下數道聖旨,派兵把守北辰各主要關隘和與他國接壤的城池,以應對萬全!
冷月帶著這三萬人,以分組形勢,採取突襲、夜襲、奇襲、游擊戰等等古代軍隊少見的方式,輕鬆地將前來的楚桓軍隊打得個落花流水,陣型打亂,軍心渙散。
那些將領,往往找不到冷月的作戰規律,不知道何時何地以何種方式就會被她帶人打個措手不及。無論是他們認為多麼不可能的情況下,冷月派來的那些兵都會出現,似乎無所不能,無人可擋!其實冷月只是善於藉助地形、環境以及對人心的把握,可是幾次下來,卻讓楚桓軍隊上下恐慌一片,多次以少勝多。
當冷月帶領軍隊勢如破竹地衝向楚桓都城的時候,身後被打敗的那些軍隊企圖迅速集結,以待背後追擊,卻被鐵池隨後帶來的千魂軍又給打得落花流水,在那之後,還有王老將軍帶的隊伍。
這些都是冷月他們謀劃的,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時間,所以設定了前後三批軍隊,以確保冷月的隊伍在都城打擊過楚桓皇帝,救回段天宇後安全返回。
沿路上,蘇子言在楚桓設定的暗樁全面出動,配合冷月、鐵池、王老將軍的三路大軍,他們心裡都憋著一股氣,暗暗要為那十五個兄弟的慘死報仇。
楚桓上下軍隊有四五十萬,除去那些駐紮在他國邊界的軍隊外,而冷月這一路遇到數量最多的軍隊是十五萬,其餘的都是幾萬的隊伍,主力自然在楚桓的都城。
冷月自知不能硬敵,因此在對付十五萬軍隊的時候,動了些手腳,引得周圍的山匪與楚桓軍隊結仇,加上城內的暗樁,挑動百姓,裡應外合,致使十五萬大軍敗在冷月三萬精英士兵手裡,楚桓皇帝大怒。
楚桓上下,開始驚駭起來,冷月還是人嗎?先是在不可能的西峽隘口拿下了楚桓的第一撥隊伍,之後又生擒了常勝將軍段辰南以及他的常勝軍“段家軍”,之後又是以奇特戰術,勢如破竹般直逼都城,沿途巧妙利用一切資源,以少勝多,後續兩批軍隊的配合,又使得所過之處,再無還手之力,想要返回追擊已經是不可能了。
因為蘇子言擔心冷月,也瞭解冷月的計劃,派墨戈帶領十萬軍隊迅速趕來,與王老將軍的隊伍匯合後,直接控制住了那十五萬楚桓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