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3/4 頁)
偷地到一剪梅來偷偷地教林思敏,不得不說,林思敏真是個學武的天才,只是不知為何,他以前一直沒有遇到好的師傅,所以,招式很爛,一套太極掌法教完後,已經快到小年了。
家學裡已經放了假,因著舅老太太要在林家過年,所以,大太太臘月也特別忙,要置辦的年貨就要比往年更豐厚一些,又要給府裡的少爺姑娘們添制新年衣,當然,其中也少不了許明鸞和趙鳳淳,還有英姑的。
那天雲秀紡的師傅來給英姑量身時,英姑像只百靈鳥兒圍著師傅轉,眼裡全是驚奇,反倒四姑娘淡定得很,見慣不怪的。
英姑就問:“……是今年新出的樣式麼?會是什麼面料呢?”
四姑娘就笑:“英表姐和我的是一樣的,都是革絲提花雲紋,娘說做一身裙襖,再做一件軟毛織錦披風和織錦鑲毛斗篷,今年冬天怪冷的。可不能把表姐給凍著了。”
英姑聽得眼睛張得銅玲大:“這……這麼多啊,很貴吧!”語氣裡就有些不好意思,舅老太太過來,給林家的幾個少爺姑娘帶的禮並不重,她們幾個在林家也住了小兩月了,還要住到明年春後呢,吃穿嚼用的,都是大太太在張羅,她雖人小,但也知道這是在佔人便宜了。
“小二百兩吧。”落霞在一旁小聲回道。
四姑娘就拿眼瞪落霞,又回頭笑著安慰英姑:“不值什麼的,娘說表哥表姐難得來的,都是親戚,說這些個就太外道了。”
四姑娘變得練達多了,這兩個月,與趙鳳淳的關係倒是越發的好了,雖然還時常地欺負那個愛臉紅的少年,但對英姑卻是越發的熱絡了。
“小九也是做一樣的嘛?”英姑見師傅也在給阿九量身,詫異地問。
“那是自然,小九是我們正院的姑娘,怎能不一樣。”四姑娘回得理所當然。
英姑的目光就在阿九身上掃了一遍,若有所思的樣子。
門外就傳來二姑娘的聲音:“娘,杭綢面料的我早就有幾身了,我要革絲的,四妹妹也是做的革絲。”
!
第四十一章
二太太沒好氣的說道:“太太只撥了這些個銀子來,想做革絲的,找爹爹哭去。硎尜殘曉”
“憑什麼呀,連小九都是革絲,太太偏心也偏得太沒邊了吧。”二姑娘的聲音就帶著哭腔。
四姑娘就沉了臉,開啟門走到隔壁間,就看見一捆杭綢被摔得散落一地,上面還有黑鞋印子,氣得叉腰做茶壺狀:
“鬧什麼呢,我娘用嫁妝給我們幾個添置新衣,你管我們是做革絲的,還是杭綢的?有本事讓二孃也拿嫁妝給你們添補啊。”
“四妹妹,你這話就太沒意思了,都知道太太是經商出身,嫁妝豐厚呢,我外祖家世代書香,再鼎實也比過商家啊,哪能如太太那般富有?”三姑娘就不冷不熱地挑眉說道。
阿九最恨這種人,吃大太太的,穿大太太的,佔盡了便宜還要嫌人家是商女出身,做一副高人一等的嘴臉。
四姑娘一氣急了,嘴皮子就不如平常利索,眼睛裡就泛了紅。
阿九過去扯了扯她的衣袖道:“三姐姐素來是清高的,讀書人講的就是個風骨,想必把富貴都看成浮雲,又怎麼會跟妹妹們在衣料上爭些長短。”
即是書香門弟之後,那就該懂得禮讓賢達,為衣料在鬧的可是二房的人。
這話無疑在打二姑娘和三姑娘的嘴巴子,二太太如煙似霧的眸子變得越發的蒙朧了,笑著摸了摸阿九的頭道:“小九進府不過半年,到是越發有林家姑娘的氣魄了,要過年了,可想過回孃家去看望你爹孃兄弟,富貴了,可不能忘本哦。”
阿九就走進屋裡去拾地上的杭綢,不卑不亢地回道:“太太給我家送了好些年禮過去了,今年是頭年,就不回了。”
年禮是大少爺使楊媽媽送到楊家屯的,阿十還歪歪扭扭的給阿九寫了封信,讓她在林家好好的,別惦記家裡。
那日大少爺把信給阿九時,阿九實實在在的感動了一番,春闈在即,難為他還想著自己的孃家,聽楊媽媽說,四色禮都是按親家的規矩走的,一點也沒輕慢。
“這是做什麼,好好的杭綢怎麼灑了一地。”阿九正收拾著,就聽見大老爺低沉的聲音在門口響起。
二太太如煙般的眸子裡就閃過一絲慌亂,二姑娘卻是撲到大老爺懷裡:“爹爹,四妹妹和小九都做革絲的衣裙,女兒今年又只得一套杭綢的,女兒不依嘛,我也要革絲的。”
“所以,你就把杭結扔在地上?”大老爺的聲音裡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