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頁)
佔不了便宜,兩方就這麼膠著起來。
陸寶菱在軍營的日子平淡極了,打仗什麼的都沒有她的用武之地,也沒人作伴,不過是幫著徐廣庭收拾收拾東西,他回來晚了給準備夜宵,把丁冶文給羨慕的不行,說有婆娘在身邊照顧著就是好。
陸寶菱閒時也會替丁冶文補補衣服,丁冶文老光棍一個,此時也不禁心懷熨帖,倒把陸寶菱當成親侄女一樣了。
一連打了十幾天,還是沒什麼結果,連一向冷靜的徐廣庭臉上也不禁露出了焦急的神情,拖得越久對西南軍越沒有好處,陸寶菱安慰他:“打仗的事也不是一時間就能解決的,你千萬彆著急。”
徐廣庭道:“如今關鍵就是沒有突破口,就這麼耗著,對於士氣也不利。”
陸寶菱想起自己在彭城時的見聞,道:“彭城離這兒也不遠,你們為什麼不去打彭城?彭城如今在韓千帆的掌握之中,若是你們拿下了,對於韓千帆肯定是個打擊。”
徐廣庭眼前一亮,所謂燈下黑,他們總是想著去打濟州那些較遠的地方,因此必須要搬開韓千帆這塊絆腳石,可若是攻打彭城,離的又近,韓千帆也想不到居然有人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動手。
彭城在徐州的西南方,是通往西北的必經之路,若是拿下了彭城。斷了韓千帆與西北的憐惜,韓千帆必定會方寸大亂,到時候便可渾水摸魚。
徐廣庭喜悅的親了親陸寶菱:“你可真聰明。”然後去找丁冶文商議,丁冶文也拍頭大罵自己糊塗,又叫人去彭城打探。
到了晚上,丁冶文依舊在前方和韓千帆對陣,徐廣庭則帶著精銳的將士從後面繞去襲擊彭城,彭城雖有韓千帆的軍隊鎮守,可又是在韓千帆的後方,誰也沒想到會遇到突襲。一時不妨,被徐廣庭搶佔了先機。
韓千帆得到訊息意欲過去營救時,丁冶文又同時發動了攻擊。韓千帆兩邊受制,左右為難,為了保住徐州的大本營,迫不得已放棄了彭城。
拿下彭城後,陸寶菱就跟著徐廣庭搬到了彭城住。守住了通往西北的咽喉要道,徐廣庭最大的好處便是能和傅山河互通訊息了。
自從徐廣庭離開西北,傅山河也是個雷厲風行的,因為一直沒收到徐廣庭的訊息,也不能輕舉妄動,直到如今得了徐廣庭的信兒。這才放出了訊息。
遠在京城的李慕容收到了這麼一封情報:傅山河帶領西北諸將起兵!直奔京城!清君側!鏟逆賊!
別人不知道,李慕容心裡是清楚的,當初太宗皇帝為保邊境安寧。分別在西北,西南分別駐紮了兩支大軍,便是西南大軍和西北大軍,西南雖然匪患嚴重卻不如突厥人厲害,因此西南大軍只有八萬。可是西北大軍卻有十多萬,而駐守京城郊外護衛京師的京衛指揮使司。只有區區兩萬大軍。
當初韓千帆為了力保他登基,和突厥可汗達成協議,又暗中調了八萬軍隊分別往京師而來,徐廣庭他們怎麼也找不到那八萬大軍的下落,其原因便是因為那八萬大軍是分散開來的,分批到的京城,人多不好隱匿,可若是隻有幾百人,幾千人,那麼就不甚引人注意了。
西北如今還有六七萬人駐守著,若是按著報上所說直奔京城,那麼只要和丁冶文他們左右夾攻,韓千帆就絕無還手之力,到時候京城光靠那些京衛指揮使司的人保護麼?笑話,還不如直接開啟城門投降呢。
李慕容慌了,他知道丁冶文和徐廣庭厲害,卻沒想到他們連傅山河也說動了,他下了一道旨意,讓韓千帆速速回京,保護京城。
韓千帆也正惱火著呢,他本以為有羅玉孃的把柄在手,羅玉娘絕對不敢違逆自己的意思,而傅山河又是個懼內的,西北的情勢是最讓人放心的,沒想到傅山河還是反了。
這定是羅玉娘挑唆的,羅玉娘怎麼敢!
接到李慕容的聖旨,韓千帆冷笑,到底是毛頭小子,分不清輕重,如今若是退回京師,那麼再無翻身的機會了,他還是不相信羅玉娘會背叛自己,因為那件事對於羅玉娘太重要了,只怕她寧願死也不願意讓傅山河知道那件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他把李慕容的聖旨扔在一邊置之不理,想著對策,韓雲快速走進來,神色凝重:“韓勇送過來的訊息。”
韓勇是韓家的家將,是韓千帆留在西北的一顆暗棋,就是為了監視傅山河的。
據韓勇所說,傅山河已經說服了其餘諸將起兵至京城清君側,他人微力薄,不得已也參與其中,此時大軍正在往京城的路上,偷偷送出這封信,望韓千帆早點想法子應對。
韓千帆大怒,可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