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第1/4 頁)
第二,勸驪歌將金城交出去。陳揚將眼下大姜的形勢分析了一番,並預言大姜最多隻能再堅持三個月。但是,他重之又重的交代的是:驪歌本人不要回京,也不要與朝廷的人碰頭,有多遠跑多遠。
第二百零六章 愁結百轉
更新時間2012…3…10 22:10:59 字數:1840
驪歌坐在門口,用枯枝勾勒著天下勢力分佈圖,推測著趙國和戎狄的進攻路線。
現在大姜南北兩面開戰,按說趙國應該也沒實力再開闢第三戰場了。可是,驪歌從事秘諜工作多年,趙國有多少兵馬他清楚,以如今的情況看,他們應該還隱藏了一部分兵力。
枯枝在江州頓住,如果趙國要開闢第三戰場,那麼中間地帶的江州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一來,防守薄弱。二來,此處靠京畿重地較近,只怕江州一旦城破,千秋城立馬會比西漢的甘泉宮還危險。
那麼,江州的兵馬糧草萬萬不能動,朝廷也是這個意思。可是想想平雲王一家與朝廷面和心不合的情況,驪歌又再次頭疼。
“驪歌,你幫我把蒜剝了吧。”金城心事重重地在驪歌身邊坐了,將手中的籃子遞給他。
驪歌接過剛要剝,可是看到籃子裡的情況後愕然道:“丫頭,你讓我剝什麼?”那籃子裡放的居然是一堆蒜皮。
金城幽幽轉過頭看了一眼,也嚇了一大跳,有點尷尬:“那個,我來時……”原來這丫頭買菜時聽人們議論如今的局勢,憂心忡忡,回來的路上她一邊把玩著蒜一邊走路,結果不成想,這丫頭把蒜皮留在了籃子裡,蒜瓣讓她給扔了——估計哪個愛吃蒜的人可以跟著撿一路蒜了。
“怎麼了?”驪歌關切地問。
金城搖搖頭,黯然道:“驪歌,你說我們是不是太自私了?”
驪歌張開手臂擁住她,輕輕道:“別想那麼多了,這仗遲早要打的。”
晚間驪歌打發小峰去睡了,挑亮燈芯,在桌前坐下,看向趴在桌上的金城。
許久,金城抬起頭來,臉上被壓出了紅印子,在昏黃的燭光下格外誘人:“驪歌,我後悔了。”
驪歌為金城倒茶的手一頓,勉強笑道:“說說,怎麼忽然有這種想法了?”
金城攏了攏散亂的髮絲,道:“今天我上街買菜,看見街上有好多流民,他們吃不飽穿不暖,真的好可憐。我還聽見大家都在罵劫走我的人。他們說,大姜如今這樣,都是那個人害的。”說到此,金城頓了頓,若有若無地瞟了驪歌一眼,接著道,“可是你我都知道,那個所謂的擄人者根本就不存在啊!驪歌,我好害怕,我怕有一天大姜會因我而覆滅,我怕有一天到了地下,我都沒臉見祖宗。驪歌,我後悔了……”
驪歌沒有說話,拍了拍她的手,就送她回房睡覺去了。
關上門,驪歌卻毫無睡意,只覺得心頭沉甸甸的。
楚郡王府,三皇子眯著眼睛看著眼前的人:“到手的東西你弄丟了?”
任子卿垂頭喪氣地站在原地,囁嚅地辯白道:“當時我就把它夾在書裡了,誰想到……這天殺的賊,偷到我頭上來了!”
三皇子腦中急急思索半晌,問道:“你還丟其他東西了嗎?”
任子卿鬱悶道:“有啊,我箱子裡的銀子,書籍都被偷走了許多。”
“哦?還是個雅盜。”三皇子狹長的眼中射出一抹精光,冷笑道。偷東西的多了,可是偷任子卿拿來解悶的書就有點讓人不理解了。當然你也可以這樣理解,興許人家家裡有要讀書的,偷書的人卻不識字。
三皇子修長的手指輕敲桌面,閉著眼思索一陣,才問:“你那書裡,除了那張借據,沒夾什麼要命的東西吧?”
任子卿悶聲道:“我倒想啊,可是那裡面有我家鄉佃戶收成的賬本。我要夾錯了地方,我爹會殺了我的。”
“賬本?”三皇子緊張地問,“你那裡面記的東西都合法嗎?”
任子卿迷惑地抬頭:“自家田畝的收成,有什麼合不合法的?”
三皇子鬆了口氣,他還真擔心那裡面有什麼見不得東西,比如偷稅漏稅,強佔田地等。他已經在梁王那裡狠狠栽了一跤,他不能再輸了。
很快他的思路又回到借據上,這張借據見不得光,雖說負債人是蔣方祿,但是他這個債主也怕曝光。原因很簡單,在這敏感時期,他無法解釋米糧的來源。他不像陳揚,人家之前是商人,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所以陳揚不怕別人知道他有錢。可是他不同,他一個居京的皇子,又沒有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