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了一個白熱化的程度,最後,大戰無可避免的爆發了。
不過,讓人瞠目的是,這場大戰來的快,結束的也快,只不過它對人類社會造成的傷害卻是無以倫比的。
當時的人類早已掌握了“可控核聚變”的技術,核武器早已經失去了威脅人類生存的力量。此後的人類,進入了完全的電子時代,電子技術高速發展著,同時,電子武器的發展更是一日千里。
大戰爆發的那一刻,所有掌握了高新電子武器的國家都在同一時間向敵對國家發射了無數的電子導彈,而後果就是人們睡醒一覺起來後驚駭地發現,周圍的世界全變了。
當時人類的衣食住行早已全部依賴了各種電子裝置,種地有機器人,各種加工生產也都有機器人,更不要說平時的日常生活了,而此時,所有的東西都報廢了。
失去了這些東西的幫助,人們發現自己幾乎無法自己生活了。但是沒有人會對這些東西進行維修,因為平時東西壞了也都是送到維修場由機器來維修,人只需要按幾個按鈕就可以。
而現在呢?連修東西的機器也都壞了,恐慌開始在人類社會中蔓延開來,因為他們發現自己根本不會做飯,出門都不知道該往哪裡走,甚至連電話手機也都沒辦法用了。
繁榮的社會,經過千百年精心構建的社會,一瞬間就崩潰了。經濟開始崩潰,社會制度開始崩潰,越來越多的人因為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接受不了這種巨大的改變而自殺。
當然,最恐怖的並不是這些,而是人們發現,自己的文明也陷入了崩潰的邊緣。要知道,當時人類早已經不用實體書了,一方面是出於環保,最主要的方面還是因為實體書遠沒有電子書來的方便,所以各個國家早就立法取締了實體書的存在。
可是,經過這一次大戰,這一切都不復存在,人類幾千年來創造的文化在一瞬間就被毀滅的乾乾淨淨。
人是智慧生物,對於這種生物來說,生存中遇到了環境危機並不是太恐怖的事情,但是如果失去了文化的支撐,這對人類精神層面上的生存可是滅頂之災啊!
後來的細節就不說了,只說結果吧!
結果就是人類並不愚蠢,在面臨到生存危機的時候終於放下了以前的恩怨而團結到了一起,克服了生存危機,建立了新的文明社會,但是很多東西都在那一場浩劫中失去了,這其中又以文學的損失最為嚴重。
科學家們沒有死,那些科學知識還可以由他們寫出來,但是,你認為哪個人能夠將一部文學作品完全的背下來嗎?
於是從那一刻開始,人類便只擁有之後的文學,而失去了之前的文學。
到了三百年後的今天,已經沒有多少人還記得那些曾經在人類文學史上璀璨的人物們了。
但是這一切也不是壞事,經歷了生存危機的人類終於意識到了和平的可貴,文明社會建立之後,聯合國的地位大幅度提高,不再是那個以前有名無實被某些超級大國所控制的傀儡了,而是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全球最高權力機構。
在這種和平的大環境之下,人類文明的發展更達到了一個日新月異的地步……
而我們的雷宇陽正是在這個大環境中最燦爛的明星,因為,他終於研究出了虛擬技術。
其實這項技術早在五年前就研究成功了,只是,在實施和推廣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難,人們在這項技術面前分成了兩派並且爭執不休。
畢竟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科技其實是一把雙刃劍,而越是高科技這劍刃便越鋒利,人們當然還對三百年前的噩夢記憶深刻。
當然,歷史的腳步永遠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為人性貪婪,往往抵受不住誘惑,更何況虛擬技術這麼大的誘惑呢?
它的誕生,可以將人類的生活方式徹底改變,尤其是維生技術早在幾十年前就趨於成熟,人只要在維生艙裡便可以大大延緩身體的衰老,維生艙此時早已成為了人類家庭中必不可少的傢俱,就好像以前的床一樣,可是人不能老在裡面睡覺吧?那麼虛擬技術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想象一下吧。在一個同真實毫無差別的世界中擁有不老的生命,這是多麼富有吸引力啊?
於是,經過了五年的爭論,聯合國終於透過了虛擬技術的合法性,但是虛擬世界的建立卻沒有那麼快全面展開,用聯合國秘書長的話來說就是:“我們還需要對此進行逐步的考證和研究,確定了它對人類的積極因素之後才會正式開始建立虛擬世界並在全球展開。”
那麼,如何考證和研究呢?這便是雷宇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