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2/4 頁)
然保留了以前格鬥遊戲的幾大特色——連續技、僵直時間、格擋、招式判定。它也與傳統的格鬥遊戲有了很大的不同,之前的格鬥遊戲對招數的施展采取的都是手動輸入的方式,比如用鍵盤或手柄輸入。而全模擬感應則要求的是“精神與身體”的一致性,用更科學的方式解釋就是“大腦與小腦”的一致性。眾所周知,人的思維由大腦控制,而運動則由小腦控制。所以當你在大腦裡認為你要施放某個招數的時候,不僅是你的思維要集中在你的動作上,同時你在遊戲中控制的身體也要做出同樣的動作。聽起來要做到這一點似乎很難。不過與所有的格鬥遊戲一樣,所謂熟能生巧,只要你多嘗試做同樣的招式,你的“精神和身體”就會在多次的磨練中逐漸統一。全模擬感應格鬥遊戲的優勢在於,你使用一種招數的時候,你會有種你在現實中自己在用這些招數的感覺。“精神與身體的統一”給人的成就感絕不是一般的遊戲中發出一個絕招或使用一種技能所能相提並論的。當然,在使用那些極端複雜到變態地步的連續技時,無論你怎麼練,失誤也仍然會發生。就好象打傳統格鬥遊戲輸那種幾十甚至幾百連的連續技時,想要成功仍有運氣問題存在。(在這裡的設定其實和現在流行的格鬥遊戲差不多。普通的幾連隨便一個格鬥遊戲迷就會用,但是能發那種一擊必殺型的連續技恐怕也就那麼幾個人,而且他們也不是次次成功。)另一個很大的不同就是模擬格鬥遊戲採用了一盤定勝負的做法。不像以前的傳統格鬥遊戲,要打幾盤。當然也有很多款遊戲推出了組隊功能,就是幾個人輪流上場。不過每個人的機會仍然只有一次。全球最大的格鬥遊戲製作公司啊特拉公司總裁約翰·施特拉說:“這樣才是真正的格鬥。在拳擊臺上你們有誰見過被打倒了一次的拳手還能戰鬥的嗎?”
與林風同寢的五人都是家境不錯的所謂中流階層。說到這裡,我們不妨先介紹一下他寢室裡的同學。年齡最大的叫曹川,由於他身體強壯,所以得到了一個“彪哥”的外號。曹川的上鋪叫彭朋,同寢戲稱之“小P”。他們的左邊下鋪是個帶眼鏡的同學,他叫李新,李新說話的時候愛模仿周星馳,可是又總不太像,大家乾脆就稱他為“達哥(吳孟達)”。還有就是年紀最小的李書彬,和不太說話的張倫。這兩人到是沒有外號,一律以名字的最後一個字加上個“哥”字簡稱。
他們住進寢室之後的第三天就已經搬進了五臺電腦,配上了五隻全模擬感應頭盔,他們玩的自然是當時最流行的格鬥類遊戲。唯一沒有電腦的林風只能埋頭於學業。不過這種情況在第一週的週末就被改變了。同寢的五人實在是無法忍受自己沉迷於遊戲的時候,旁邊有人努力學習的刺激(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在弄清了林風的家境之後,他們一致決定集資給林風買一隻全模擬感應頭盔。
林風本來並不想玩什麼遊戲,他知道自己能上大學有多麼不容易。父親早喪的他也知道自己交的每一分錢學費裡都包含著母親的血汗。但是在同學的誘惑之下他還是加入了遊戲的行列,而兩個學期的考試成績並仍然不錯(其實是很好),他便接受了遊戲作為大學生活的一部分。
拉林風進入遊戲之後,他的同學們就發現這個傢伙簡直就像是為遊戲而生的。無論什麼遊戲,他都能在第一時間裡上手。而所有的遊戲中他玩的最好的就是格鬥遊戲。他們玩的遊戲叫“無盡的戰鬥”,在這款遊戲裡可以選擇用武器或者不用武器(由主機決定),武器的種類也有十幾種供選擇。林風最喜歡的就是用劍,他的身高和體重與劍的配合幾乎完美。這也使經常被他蹂躪的同寢好友給了他一個稱號:“劍(賤)客”
“靠!你就不能讓著我們點嗎?”在第七次被林風“K。O。perfect”之後彪哥終於無法忍受的喊了出來。
“啊,不好意思。”林風笑了笑,“其實本來也有想過的,不過我一打起這種遊戲就忍不住。”林風的這種做法與他從小接受的觀念有關係。他從小就從要強的母親和各種書籍那裡得到了一個觀點——要麼就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我就服你這樣的!贏人贏的沒脾氣!”彪哥摘下頭盔,用力拍著林風的肩膀。
“你這麼厲害,乾脆去網上打打比賽看好了。說不定能拿個獎回來。”小P慫恿林風。
“拿了獎金,到時候請客吃飯。哈~哈~哈~哈~”達哥接了一句。
網路發展到這個時代,網路格鬥遊戲其實已經從一定意義上成為了大型網路遊戲的先驅,它們被開發出來測試網路的傳輸效能和最佳構架方式。很多大型網路遊戲的網路連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