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1/4 頁)
跟前奉承,思宸還是頭一次清靜的過陽。又有燈會的事,畫舫也全部的點好,像這樣的集動活動,安全永遠第一位,哪裡該安排小廝,多少人守衛著,這些也都全部排好。
方姨娘這些日子也知道思宸心情不好,她直接沒在家裡呆,找了藉口回孃家。八月十五是大日子,以思宸的意思方姨娘回孃家過節也可以,方姨娘卻是不想壞了規矩,提前好些天回來,幫著管家娘子們準備過節事宜。
到了正日子,江邊是燈火通明,一排排畫舫上都是花枝招展,青陽多大戶,民風又開放,太太小姐們齊亮相。青陽平民百姓家的姑娘太太也出門,各種手工花燈,船上掛的,水上漂的,看的思宸都有點應接不暇,在京城怎麼樣也見不到這樣的盛況。
思宸也入鄉隨俗,親手做了兩盞燈,一盞是為崔先生祈福,一盞是為兩個兒子祈福。願崔先生早登極樂,兩個兒子和樂安康。
思芸帶著何三太太也到了思宸船上,幾個女眷們一起,說說笑笑倒也快樂。思宸沉悶了許久的心情也終於迴轉過來,日子總要過下去,愁眉苦臉是一天,快快樂樂也是一天,再者她的日子己經很不錯了。
敲過初更,江邊依照熱鬧,及至二更人潮才慢慢散去。思芸和何三太太看時間晚了也起身走了,思宸又特意派了丫頭婆子送二人回到何家畫舫上。
方姨娘一直在旁邊侍侯,看思宸臉上也有幾分疲憊,便道:“太太,我們也回去了。”天色不早了,該走了。
思宸點點頭,雖然有幾分不捨但是該走了,霍希賢的婚事在明年年中,明年的燈會她怕是看不上了,幸好還有一年。
方姨娘從丫頭手裡接過披風給思宸披上,前頭婆子提著燈籠前頭走著,方姨娘和丫頭扶著思宸下畫舫。剛走兩步,思宸抬頭就見霍景之在下面車邊站著,思宸稍稍一怔,她沒想到霍景之會來接她。
最後一階走完,霍景之上前伸手扶住思宸,笑問:“心情好些了嗎?”
思宸看一眼霍景之,不知怎麼得那股柔情蜜意又湧上心頭,朝霍景之點點頭,握住霍景之的手。
131、思真(上)
秋去冬來,青陽的冬天雖然比不上京城,但也是冷的很。天寒地凍的時候,青陽的貴婦們也不怎麼出門了,都在家裡貓著躲冬。過年的事宜也開始準備,不用進宮朝賀,不用進祠堂祭祖,關上門就她和霍景之最大,就是過年走產訪友,應酬的也只是同僚,事情實在少的很。
如此清閒的新年,就是以前在韓家當姑娘的時候也是不能想像的。因為過年的關係,新一季的冬衣全是鮮豔顏色,就連霍景之的一應衣服也顯得鮮豔了許多。
臘月二十的時候,二房的年租送上來了,以往這些事情全部都是霍景之料理。在京城一個貴婦去見外頭管事是很不合規矩的事,但青陽的規矩相對沒那麼大。反正這些事情思宸覺得早晚也是她的事,乾脆跟霍景之說了一聲,她想親自來料理。
霍景之想想也覺得應該,現在他還有時間管這些,等到以後回了京,他真是顧不上了。當然以霍希賢的年齡,是能給他分憂了。只是想到霍希賢那軟弱性格,霍景之也是愁,要是這些事情必須託給別人,霍景之覺得思宸比霍希賢合適。
隔著簾子,思宸第一次接見了莊頭,外頭跑的管事,二房的幾個管家,平常不顯得人多,現在聚一起了,烏壓壓半屋子人。前些年的帳本,霍景之早拿給了思宸,一般來說年租不會差很多,地租房租基本上都是固定的。
思宸看著帳目清單,米柴,野味,還有些兔子貓狗之類的活物,現銀五千兩,五處莊子這個收益也算不錯了。又有兩個莊頭交了帳本,大概也就是這些。思宸算了一下,就是遇上旱澇,一年二萬兩也肯定跑不了。
這些還只是土地田產的收益,還不算霍景之官員方面的收入。巡鹽御史的官員薪俸是固定的,但灰色收入就不知道了,鹽商沒有不富的,決定鹽商賺多錢的官員那更是可以想像。這個錢到底是多少,思宸不知道,反正只知道霍景之最近幾天很忙。
帳本留下來,各項送上的東西,思宸取出一部分,還有一些其他禮物,派了幾個伶俐小廝帶上東西給侯府送去,家裡還有霍老太太,過年嘛,人不回去,東西是一定要送到的。
晚上霍景之回來,思宸把帳本送上,東西己經歸入庫房,霍景之看都沒看,只是讓思宸自己處理。思宸的本事他知道,這些事情肯定搞的定。
臨近年關之前,思宸包了班小戲,雖然思宸對聽戲不敢興趣,但過年過節的,活動有限,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