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個家總是要分的,以後分了家自己就是大家長了,三太太也別想用陳太君來壓他。
“老爺請自便。”三太太無所謂的說著,幾年之後那女子也年老色衰,三老爺還能不能想起來她還不知道呢。
四爺娶親
新年到來,思芸出閣也有一個月,按規矩這時候她要回孃家住上幾天的,思芸也回來了,只是兩家都忙,思芸住了兩天就回去了。思宸只是去看了思芸一趟,三太太要出門吃酒,一般都會帶著思宸和思慧,兩個人都十四歲了,正是該交際見客的時候,明年就得定親了。
思宸去是跟三太太出門回來之後去看的思芸,半下午的時候,因為天氣不好,屋裡也就顯得有點暗。饒是如此,思宸也留心看到思芸眼圈紅紅的,這才出嫁一個月而己,按理說正是新婚燕爾夫妻恩愛的時候,思芸就淚水連連,以後的日子更不好過。
旁敲側擊的問了兩句,思芸什麼都沒說,思宸不好再說。小夫妻之間的事情,不管婆家還是孃家都不太好管的。就是婆婆再好,再靠譜,她最多能保證不會寵妾滅妻,孫六爺晚上進誰的房,這就真管不了了,也不能管。
出了正月家裡上下才算是鬆了口氣,霍希真的信倒是又來了,過年這段時間,霍希真更忙,因為湖陽郡主要帶她進宮,要行走的親友更多。還有就是霍希真跟吳家五爺的親事算是正式說定,訂親儀式己經開始走,今年親事定下來,來年成親。
霍希真信上也就是簡單問侯一下,信中還提一件事,就是柳大小姐估計要不行了。思宸過年走親訪友時也有所耳聞,但現在霍希真說不行了,估計是真不好了。思宸心裡感嘆一番,柳大小姐也是命苦。
新年的勞累剛剛過去,三房的忙碌就要開始了,三房的四爺韓思廉娶許四姑娘,就要今年五月。時間雖然還很充足,但做為三房唯一的兒子,又是三太太自己看中的兒媳婦,三太太高興之餘自然要辦的熱熱鬧鬧。
思宸和思慧也幫著三太太料理,陳太君只是偶爾的時候的打發玉蝶過來問問,大太太也派過丫頭過來問,至於二太太更是連問都不問了。
三房的院落並不算寬敞,好在人口也不多,只有一個兒子,三太太直接把自己正房後的一處院子收拾了當新房,二十來間,住倒是夠住了。想到許家的情況,陪嫁過來的丫頭人口也不會多,三太太也沒向大太太說再買丫頭,只是把自己身邊的丫頭拔了供他們使喚。
兩家忙碌眼看著喜事要近了,一直在外做官的四老爺也送來了賀禮,人不能回來,禮還是要到的。同時還寫了家書一封,特意寫給陳太君的。本來陳太君是高高興興的收信,但看完卻是怒了。
四太太是生八姑娘的時候難產去世的,去世之後四老爺就十分傷心,一直到現在都沒再續絃再娶。陳太君也不是沒崔過他,只是他一直外放做官,雖然說兒女婚事是父母之命,但四老爺這樣年齡,官又當成這樣了,續絃再娶,他可以自己做主。他要是不想娶,陳太君也不好很勉強他。
現在四老爺寫信回來,說的也是件喜事,他想娶親了,對方在當地也屬名門望族,雖然跟韓家國公府這樣的人家比還是差點,但也算不錯了。本來也是件好事,唯一的問題是對方是寡居。
大珠對於寡婦還是很寬容的,雖然支援守潔,但對於再嫁的寡婦也沒有任何處罰。只是高門大戶,比如馮氏無子寡居,只是從宗族過繼一子,不管馮氏自己還是馮家都沒想過再嫁。所以娶個寡婦,從刑法道義上說沒有任何問題,對家族名聲卻不好。
饒是陳太君那麼疼這個老來子,希望他能續絃再娶,也不希望他娶個寡婦。陳太君當天晚上就寫了親筆信派人送過去,這門親事做不得,情願娶個門戶低些的,也不要尋這樣的。
信快馬送出去,陳太君也並沒跟幾個媳婦說,要是四老爺聽了勸,這事作罷自然也就不再提起。只怕此事不能如自己如願,四老爺從小到大都很有主見,四太太才去世沒多久,自己也不是沒給他尋親事,他總是不願意,陳太君也是沒辦法。現在他執意娶誰,能不能攔住也不一定。
許家送妝那天二太太也過來看了,三太太心知她過來沒安什麼好心,不過是想笑人家許家陪嫁少。三太太懶得理會她,反正再怎麼樣她也不會當著許家人的面說,私底下說幾句就隨她便吧。二太太看著挺聰明,卻不睜眼自己那麼滿心高興的一門親事,自己女兒實際過的又是什麼樣子。
許家四十抬嫁妝抬進門,三太太早就備好的賞錢,二太太旁邊看著,這樣的嫁妝雖然算不上多,但也不算少。等三太太打賞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