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頁)
,侄女不是親生女,自有兄嫂做主。再者許二老爺說這話的時候就有幾分醉了,一晃三年過去,後來許二老爺又離了那裡去他處行商,這事許二老爺自己都忘了,但邵家母子沒忘。邵母臨去世之前還跟邵昀說過,以後要是發跡了,娶妻就娶許家女。
現在的邵昀雖然說不上發跡,但比之以前是好太多了,十六歲又正值定親的年齡。許四姑娘又並未有定親訊息傳出來,所以邵昀這趟過來,一是來看看許四姑娘,二就是來提親的。
許二老爺聽出邵昀這個意思,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只說這事得跟許老爺商議,父母之命最大,叔叔做不了這個主。許二老爺知道四姑娘跟韓家四爺有了口頭婚約,但讓許二老爺說,邵昀的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而且只是口頭婚約,毀婚沒什麼壓力。
等邵昀走後,許二老爺就把邵昀的意思跟許老爺說了,讓許二老爺說,邵昀更靠譜一些。許二老爺深知這他的脾性,而且書讀的好,現在又有這個後臺,前途是很美好的。
至於韓家四爺,國公府的公子不錯,但韓家的國公府己經是最後一代了,末落之後就會像曾經的國公府柳家一樣,把女兒送過去給人當妾室。公子哥要是不會讀書,也不知道上進,靠典當為生都不奇(提供下載…3uww)怪。
許老爺聽許二老爺這麼說,心裡也有點猶豫,晚間也就跟許太太商議。許太太也顯得猶豫起來,半晌才道“依我說此事不妥,雖然只是口頭婚約,但既然己經說定,哪有隨意違約的道理。再者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灼之言,邵昀一個人上門提親,也不知道安遠侯府是什麼意思,萬一只是邵昀一人之意,我們把韓家婚事退了,安遠侯府再不同意這邊親事,四丫頭以後還要不要嫁人。”
許老爺聽得直點頭,失信確非君子所為。
許太太又道“今天韓家三太太過來,對我們家之貧寒並無絲毫嫌棄之意,那韓家四爺,你和賀文也是見過的,也是知書達理的好孩子,依我說韓家這門親事很好,何必毀婚再議,倒是連累了家裡姑娘們的名聲。”
許老爺不再說其他,只是道“等明天早上我就告訴二弟,把這事回絕就是。”理由都是現成的,跟韓家己有口頭婚約。
孫家
出了正月,許家四姑娘和韓家四爺的親事就正式擺到桌面上,四爺十六,四姑娘十五,今年訂親,來年開春正式成親。這邊是嫡子,那邊是嫡女,方方面面都要照著規矩來,自是一番忙碌。陳太君知道三房忙碌,免了三太太中午的請安,只讓思宸和思慧過來。
思宸和思慧做為姑娘,兄長訂親她們除了語言祝賀外,其他的事情並不用她們幫忙。就是襯著有事,母親教導管家之類的,兩人年齡還有點小,再者三房也沒什麼事情需要管的。
三太太正忙碌著兒子的親事,陳太君卻是把三太太叫了過去,三太太估摸著是思宸的事,算著時間,思琪那邊是該有回話了。上回去許家見過邵昀,以及許家和邵昀的關係,三太太也都私下跟陳太君說了,想著可能會對思宸的婚事有助益。
邵昀的條件讓三太太說己經不錯了,上回又親自見過,思宸要是能嫁過去也算不錯了。行了禮,陳太君就讓三太太坐下,不等三太太開口,陳太君就道“思琪前幾天回來跟我說,跟邵家的婚事怕是不成了。”
三太太臉上閃過一絲失望之色,因無旁人在,不自覺得的問了一句“因為五丫頭的出身?”
陳太君嘆息之餘也點點頭,思琪跟她說的時候也是一臉憤憤不平。初三歸寧陳太君跟思琪說了之後,出了正月,大家都沒那麼忙了,吳大姑奶奶歸寧,思琪就跟吳大姑奶奶話家長的時候就說起來。
吳大姑奶奶覺得這門親事不錯,想想邵昀那樣的出身,正經人家誰肯把姑娘嫁過來,能娶到國公府的小姐就該偷笑。兩人本來說的好好的,結果吳大姑奶奶回家跟安遠侯一說,安遠侯卻是大怒,把吳大姑奶奶大罵了頓。
只說邵昀如何如何的好,就是娶國公府的嫡出小姐都是應該的,庶出的庶出哪裡配的。當嫂子的不想著給他找門好親事,尋這樣的來,實在是不賢。
一通罵把吳大姑奶奶罵的委屈的直掉淚,心裡卻是忍不住腹緋,一個養子而己,現在只是在國子監讀書,就要娶人家國公府的嫡出小姐。這以後要是萬一金榜題名了,估計這侯府都住不下他了。讓吳大姑奶奶說,住不下才好,早點搬走早心淨。
“五丫頭還小,也不急著訂親,再看看吧。”陳太君說著,思宸才十三,十五訂親才是最合適的年齡,就是跟邵家的親事不成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