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2/4 頁)
友諒掌影翻飛,剎那間到處都是手掌,躲無處躲。一愣神兒的功夫,陳友諒的手掌就已經捱到了陳凝之的臉。
陳友諒道:“我知道你這段日子武功突飛猛進,學得了很多高明功夫。可是,今天我想告訴你的是,技能再多,莫若專精一技。年輕人切忌心浮氣躁,爭強好勝,須知武學一道,永無止境,沒有永遠的天下第一。雖然說你現在的功力江湖上少有人及,自保應該是不虞的,可是如果碰上真正的高手呢?本王就你這麼一個親人了,可不想你出什麼意外。常婉瑩是我讓她跟著你的,就是怕你出事,派別的人我又怕皇上疑心,我知道他一定在你身邊安排的有人。”
陳凝之一時間感動莫名,朱元璋讓他一大早的在這裡挨餓受凍,陳友諒卻細心安慰;朱元璋在他出事的時候人手都沒有露面,而陳友諒則早就派了常婉瑩暗中照應。說白了,朱元璋多是在利用他,而陳友諒是真的把他當做侄子看待了。不管歷史上的陳友諒如何,反正現實中的這個陳友諒真的很讓陳凝之感到溫暖。成王敗寇,歷史上記載的陳友諒有可能早已失真。陳凝之孤身一人來到大明朝,家人的關懷和父輩的關愛真是少的可憐。不能說朱元璋就不關心他,可是高高在上的皇帝跟陳友諒這種發自內心的關懷是無法比擬的。陳凝之真的想直接對陳友諒說出來自己是朱元璋派過來的奸細,大大地無間道。還沒開口,好多大臣們已經陸陸續續趕過來了。
“順王爺,這麼早就到了,可知道聖上找咱們過來什麼事情嗎?”一位大臣問道。
陳友諒說道:“本王也不知道,不過我看這麼多人都來了,唯獨左丞相胡大人沒到,莫非和他有關?”
一人說道:“會不會和皇上在一起啊?”
陳友諒笑道:“聖上還沒起床呢。”
“呃——”那人鬧了個大紅臉,不再說話了。
“今日之事,我倒是知道一些。”眾人一看,說話的原來是黃子澄,彈劾陳凝之的那位。他今天看起來面色不善,難道是也想彈劾一下胡大人?
黃子澄接著說道:“胡大人不知道從哪裡找來一個雲遊方士,說是近日當有異寶現世,而且正應在胡大人的府上。胡大人找了很多下人沒日沒夜地挖,想是今日有了眉目,因此上皇上才會把我等叫來前往觀看。”
一人說道:“有道理啊,可能還真是這麼回事兒。黃大人,你說這個雲遊方士說的話可信嗎?”
黃子澄大聲說道:“吾皇開創大明一朝,靠的是上下一心,歷盡千辛萬苦方才得來的萬世基業,可不是先找個算命先生算上一卦,然後就坐等黃袍加身的!方士的話嘛,嘿嘿,我看多半是譁眾取寵,大有糊弄聖上的嫌疑!”
這位黃大人倒是什麼都敢說,他這樣一來,可是就把胡惟庸給得罪死了。陳凝之想估計這位上次彈劾自己也是出於他自己的忠君原則,並非是故意針對自己。這麼一想,倒是不怎麼恨他了。黃子澄說的話也有些道理,自古方士害人誤國的不在少數,因為煉丹吃死的皇帝更是一大把。朱元璋是一代明君,不像是會被方士蠱惑的樣子,莫非這當中還有什麼貓膩?陳凝之不由得看向了陳友諒,只見他只是含笑不語,任由黃子澄在那裡說東道西。陳友諒的精明陳凝之是絕對佩服的,見他不為所動,也就暗自靜下心來,反正這些官員裡面他也沒幾個相熟的,也沒人在乎他。
皇上終於出來了,連華蓋都打上了,看來是真的要出宮一趟了。朱元璋看了看群臣,笑著說道:“各位愛卿早啊,餓不餓?”
群臣連忙搖頭說不餓不餓!朱元璋道:“不餓啊?那好吧,朕已經在寢宮吃過早膳了,既然你們都不餓,那咱們這就出發吧。胡愛卿說府裡挖出來醴泉之井,你們都跟著朕前去見識見識!”
暈!客氣一下下嘛,還真就不讓吃飯啊!眾臣一陣腹誹,可是沒人敢當面說出來。於是,皇帝昂首挺胸出了皇宮,眾大臣恭恭敬敬貓著腰跟在後邊,也不知道是真的出於恭敬,還是給餓的。
宰相大人的府邸是在御街上,距離皇宮不過十幾丈遠,也是便於皇上隨傳隨到。一路上旌旗開道,鼓樂齊鳴,浩浩蕩蕩開過去,丞相府也是張燈結綵,好不熱鬧。知道的說是皇上親臨丞相府,不知道的還以為什麼大戶人家的姑娘出嫁呢。
胡惟庸早早的帶著一群家眷在府門外等候,臉上全是興奮之色。朱元璋還有丈許遠的時候就已經當先竄了出去:“臣胡惟庸恭迎聖上!”
朱元璋點頭道:“胡愛卿請起!咱們這就進去看看,這醴泉究竟是什麼樣子。只聽聞大唐朝,現出九成宮之醴泉,大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