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部分(第3/4 頁)
回來的!!
哲設王軍被擊敗,八萬剩餘三萬。那震懾效果,絕對超出大魏君臣的想象,哲日勒馬上調動兵馬抱做一團,意圖集結。
就在此時,北疆與蜣部接壤處來傳戰訓,從屬部落不敵鄭守信所部偷襲,所掠財物人口十餘萬大半逃走。
哲日勒大怒,要血洗大魏,大將們也紛紛請戰繼續南侵。蜣部大兵集結,號稱三十餘萬,卻因為需要保護劫掠財物人口分兵,真正集結到平涼城下的不足二十一萬。
就在大軍集結的當夜,忽然大霧迷漫不見景物。鄭家軍趁夜偷襲,殺進殺出蜣部大營三次之多。殺得蜣部眾將具是膽寒。並且搶救出平涼城內失陷的軍民。
黎明時分,蜣部大軍集結,一點士卒竟然損失了近萬騎兵。哲設差點沒氣吐血。哲日勒卻是越損失越清醒,難得地顯露出一代雄主的潛質。“蜣部精騎雖然在草原上強大無比,但卻並非戰無不勝!
哲設,咱們這次自大了。”言罷,便下令緩緩退兵。
幾年後,哲日勒的頂級謀臣褚應馱曾經極力讚揚這次哲日勒汗的初戰,並且提出疑問“當時雖有損失,但汗王仍有再戰之力。何以不進兵?”
“蜣部精兵就那麼些,明知侵入大魏所得好處可能得不償失,本汗怎麼會輕率再戰?
更何況,當時本汗初登汗位,根基不穩。”而且,哲日勒早打算等自己經營個五六年汗位,掃清一切障礙,提高蜣部兵力,到時候大魏再非對手,拿下整個大魏的國土也是輕而易舉!
蜣部緩緩撤軍,一路之上,大魏上至國君下至百姓全部都全神貫注地關注此事,一直到確認蜣部真的離開大魏國土,消失在茫茫草原,整個國家才算悄悄鬆了一口氣。
鄭笠終於守住了北疆國土,卻迎來皇帝免職的詔令!鄭家軍中一片憤色……
第一部 稍嫌春華早 第44章 瓷骨
鄭笠收到免職的聖旨,極大地搓火!
他失去了十一個孫子,他的一個兒子殘廢了,他還失去了五萬多鄭家軍精銳!
什麼是精銳知道不?他姬幸和以為是種蘿蔔白菜呢?說要多少就有多少,說割一茬就割一茬!
鄭笠怒了,暴跳著在大帳中大罵姬幸和混賬小兔崽子!
馬上命令鄭守信帶著一營鄭家軍飛速地將從哲日勒營中打劫回來的財寶送回西疆。
他才讓人連夜送走,北疆總管兼平州刺史就帶著一大隊人衝進鄭家軍駐軍大營要來點收鄭笠搶回來的財寶。
鄭笠極為光混地聳肩搖頭“沒有,沒有,除了死人和棺材,啥也沒有!”
北疆總管小老頭雖然比起鄭笠小了將近二十歲,可是體格上就差上許多,他氣得吐血昏厥不算,還因為腦溢血治療不及時而中風,導致半身不遂。
北疆的其它官署眼瞅著北疆總管都落得如此悽慘下場,就知道直接打上門去找失去十一個孫子和五萬多鄭家軍部屬的鄭笠討還財寶那是做夢!
他們聰明地將鄭笠的惡形惡狀都寫到上呈的摺子中送給皇帝,這樣還不算,他們又互相聯絡發動同年、同科、同鄉、同門的親友官屬一起到總管衙門口靜坐,表示對鄭笠黑心密下財寶的極大憤慨!
北疆臣工們的團結和對鄭笠以及鄭家軍的反感與投訴,深得京中某部分大人物的心思,在有心人的操作下,京中謠言四起,“什麼鄭家軍延誤戰機,導致戰場失利,北疆大損失!”“什麼鄭家軍畏戰不出,導致百姓被掠二十餘萬。”“什麼鄭笠統兵失誤,致使北疆一系兵將損失慘重。”“什麼鄭笠徇私舞弊,死戰皆用北疆一系兵馬,說鄭家軍精銳都只是老爺兵,一上戰場就有不少未戰而逃!”……都是對鄭家軍和鄭笠不利的謠言,導致百姓們都知道這次北疆戰事是鄭笠和鄭家軍敗了,北疆遭受了重大損失!
鄭笠不是福將嗎?鄭笠不是沒有敗績嗎?……無數百姓疑惑著,等待著國家和皇帝能夠給予正確的解釋!
只是,元熙帝這一次遲遲未動,不肯闢謠!
……
雖然鄭家軍擊退了蜣部的南下,但是連著三年蜣部南下兩次,鄭笠領軍都沒有能夠及時禦敵於國門之外(其實是沒有那兵力,皇帝也不給他糧草等足夠的物資!),致使百姓確實遭受了極大的損失,人口,財貨,房屋等等許多都是不可彌補的。
所以百姓中,確實有怨氣,直指鄭家軍!
這還不算,北疆被侵略,無論是上次,還是這次,損失最慘的不是百姓,而是北疆的世族,大小貴族統統被連根刨起,滅族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