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1/4 頁)
“不會。”嘉寧帝搖頭,“帝梓元是帝盛天一手教出來的,她不會讓大靖走上亡國之路。去,敲響青龍鍾,召所有大臣即刻趕赴金鑾殿商議此事。”
嘉寧帝起身道,他在寢殿裡行了兩步,又吩咐了一句:“把太子從宗人府裡領出來,讓他即刻入宮議朝。”
晨曦之時,皇城上空的青龍鍾被敲響,尚在睡夢中的朝臣匆匆奔赴皇宮,半道上聞了此事,個個面色冷凝,沉重異常。
原本三國國婚在即,現在可好,北秦的公主和東騫的皇子死在了京城,大靖就算有一百張嘴也說不清了。
儘管再匪夷所思,這件事終究是發生了,且毫無轉換餘地。天子大臣勳爵公侯,再加上一個剛從宗人府裡放出來的太子,在金鑾殿上立了一響午,也只想出一個派遣使臣速去兩國國都,解釋火災乃意外,大靖極力修好邦交之意。
這幾乎是現在唯一的應對之法。當然,想得長遠些,還有一件事更重要。在使者拜訪兩國的同一日,嘉寧帝頒下密旨,八百里加急送往兩國邊境,令邊疆統帥嚴守城池,謹防兩國來襲。
可是終究時不待大靖,十日之後,使者還未抵達兩國,嘉寧帝的密旨亦未送到邊境統帥之手,北秦和東騫叩關的訊息就傳到了京城。
兩國四十萬鐵騎毫無聲息襲擊邊境,施老元帥陣亡于軍獻城,九皇子韓昭亦被北秦先鋒斬於邊塞,屍首無存。大靖西北東北兩方國境同時失守,十五萬大軍潰敗百里,軍獻城一役死了五萬將士。失守的城池裡來不及撤離的百姓慘遭屠戮,不過三日,便有上萬之計。
訊息傳到京城時,得知幼子慘死老帥犧牲的訊息的嘉寧帝當場便砸了上書房裡的玉璽。
這場戰爭來得太快太突然,代價太大,如颶風一般讓安寧了數年的大靖動盪起來。
靖安侯府,同時得了訊息的帝梓元收起密摺,對一旁的洛銘西道:“不用再查了,還只過了這幾日,連大靖的使者都還未抵達北秦東騫,兩國就以為莫霜和宋言報仇的旗號燃起戰火。別苑的火不是北秦就是東騫放的。”
帝梓元一邊起身一邊道,“苑書,備好車馬,我要入宮。”
洛銘西見帝梓元匆匆朝書房外走,“梓元,你打算如何做?”
帝梓元腳步一頓,“銘西,我除了是帝家的家主,還是一個將軍。”
見帝梓元走遠,洛銘西神情複雜。
事到如今,大靖的未來早已不在韓家或帝家掌控之中。若兩家不暫時放下舊怨,兩國夾擊之下,大靖只有亡國一途。
乾清殿裡,正在接受方簡之診脈的嘉寧帝聽到趙福來稟帝梓元求見,沉默了半晌,從榻上爬起來,嘆了口氣,擺手讓她去上書房等著。
上書房內,兩張同樣凝重的眼對視了良久,嘉寧帝才開口:“靖安侯,你想如何做?”
“施老將軍已亡,請陛下允臣掌帥西北。”帝梓元一點也不含糊,直接開口。她和韓仲遠都是聰明人,十日之內,大靖連丟五座城池,死傷無數。這次北秦和東騫來勢洶洶,必是早有謀劃,若是不齊心協力,大靖必亡。
大靖保不住,他們的爭搶就沒有半點意義。
嘉寧帝點頭,“好,朕允。朕會讓太子和安寧一起入西北。”
帝梓元頷首。憑她一人,也守不下來。
“還有一事,請陛下應允。”
“你說。”
“請陛下讓晉南十萬大軍橫穿疆土,出兵北上。”帝梓元一字一句開口。
嘉寧帝猛地抬頭朝帝梓元看去,良久後,才眯著眼道:“哦?你不怕折損你晉南兵力?”
“若不能護國護民,養兵之意何在,將士天命就是守護疆土。”帝梓元道,見嘉寧帝仍不鬆口,她嘴角微有嘲諷:“陛下是怕這十萬大軍改道,直入京城?”
嘉寧帝抿了一口茶,並未回答。他自然不能隨便答應,若這十萬軍隊攻進京城,不等北秦和東騫打來,韓家天下就亡了。
“陛下放心,臣會和太子及安寧先赴西北,有我在陛下的大軍中為質,洛叔叔不會攻進京城。”
帝家只有帝梓元一女,她若死了,帝家再無翻身之日。有帝梓元在西北,洛川定不會異動。再說兩國來襲,邊境也無兵可援,帝梓元的建議,已是上策。
“好,朕答應你。讓你晉南大軍取道北上,同禦敵於國門之外。”嘉寧帝揮手,應下此事。
見目的達成,帝梓元便退了出去。
作者有話要說:驚喜。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