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第1/4 頁)
太后寢宮後堂內設的佛堂裡,低沉的木魚敲擊聲幽幽響起,使深夜的宮殿平添幾分森冷之意。
慈安殿總管張福推開門,冷風灌進,燭火明滅不定,佛堂內愈加幽暗,他走到潛心禮佛的太后身後,低聲稟告:“太后,太子殿下和帝承恩敘舊約有半個時辰,然後親自送她回了錦園。”
錦園在皇宮和東宮之間,富麗堂皇,是嘉寧帝前些時日特意為即將入京的帝承恩備下的。
手中轉動的佛珠停住,太后睜眼,神情微有緩和:“由得他鬧,只要帝承恩沒有住進靖安侯府和北闕閣便無事,壽宴上太子和東安侯府洛家的小姐相處如何?”
太后問得甚是平和,張福額間卻陡然沁出冷汗來,他頭埋得更厲害,“回太后,殿下除了和任將軍相談甚歡,對其他小姐……皆是泛泛。”
幾乎是立時間,佛堂內陡然幽冷暗沉下來,良久以後,才聽到太后淡淡的聲音:“任安樂?張福,尋個時間召她入宮,哀家要好好瞧瞧她。”
“是,太后。”張福應是,見太后擺手,小心退了出去。
帝承恩在太子壽宴最後一刻抵達京城太子攜其單獨離席的訊息被當晚入東宮的世家子弟傳得繪聲繪色,帝承恩雖十年不入京,但一直是京城百姓八卦的物件,念及她十年圈禁之苦和太子數年的執著,兩人緣苦情慳的傳言在京城漸漸傳散開來,博得不少百姓同情,上內亦出現了遵循太祖遺旨,立帝承恩為太子妃的請願摺子。
三日後,嘉寧帝下旨,帝承恩可自由出入宮禁,此旨一出,滿朝譁然,眾臣紛言帝承恩雖不復十年前榮寵,於嘉寧帝心中分量卻也是尋常貴女難以企及。
此旨降下的第二日清早,旭日拂曉,慈安殿內,太后正欲更衣,接過侍女送到口邊的漱口水,張福匆匆入殿,垂頭稟告:“太后,帝小姐……在殿外求見。”
寢床上的身影一頓,紗帳下那雙手中端著的瓷杯突然掉落在地,碎裂開來,刺耳的聲音讓殿內瞬間安靜。
一眾宮娥跪倒在地,臉色驚駭蒼白。
“來人,替哀家更衣,張福,讓她進來。”
平日慈祥寧和的聲音不再,自寢床上走下的太后唯剩肅冷凜冽的面容。
與此同時,早朝將啟。
任安樂行上太和殿石階,瞧見本欲走進大殿的韓燁在宮人低聲稟告後望向慈安殿眉頭緊皺,她嘴角一勾,神情淡漠,大步從韓燁身邊走過。
韓燁,你盼了十年,我送你一個如許歸來的帝梓元,你…可有失望?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對不住各位,躲牆角,怕出來。
PS:感謝遙瑤的幸福妹紙的地雷。我也對不住你的地雷。
懺悔。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六章
帝承恩走進慈安殿的時候;耀眼的晨光灑滿殿門,太后一身正紅鳳翼冠服,罕有的帶上了塵封在珍寶閣裡的九鳳額冠;手裡握著一串佛珠,筆直坐在御座上,她看著逆光中緩緩走進的女子,審視的目光探究而冷漠。。
慈安殿安靜異常,帝承恩垂眼慢慢走進,在離御座幾米遠的地方行禮叩首,“帝承恩見過太后。”
上首傳來的聲音威嚴冷冽。
“無需多禮,起來讓哀家看看。”太后看著跪在殿中的女子,眼底隱有情緒露出;當年被先帝榮寵至極的帝梓元,如今還不是一樣要跪拜在她面前。
帝承恩起身抬首,素來清冷的面容柔順恭謹。
太后轉著佛珠的手一頓,瞳孔微縮,眼眯起。這幅容貌和當年的帝盛天差之雖遠,卻有幾分相似。
似是察覺到太后突然間的冷意,帝承恩看起來忐忑不安,望向太后的眼底帶著小兒女的濡沫。
“承恩十年未見太后,太后身體可安好?”
太后打量她半晌,端著清茶抿了一口才淡淡道:“哀家很好,你一回京便來慈安殿請安,有心了。”
“承恩得太后和陛下之恩才能在泰山安穩度日,這些年太后對承恩照拂有加,來向太后謝恩是承恩應為的。”
帝承恩盈盈一禮,看上去大方貴雅。
太后放下杯盞,似是漫不經心問:“你可曾怨我和陛下將你禁在泰山十年,連太祖賜下的婚事也一併擱置了……”
帝承恩連行兩步,近到太后身前,眼帶霧氣,就要跪下:“當年父親犯下大錯,若不是陛下洪恩,承恩今日焉能立在太后身前,太后心慈,承恩對太后和陛下絕無半點怨憤,唯有感激。臣女如今待罪之身,萬不敢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