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韓燁,自我重回大靖帝都開始,便沒有什麼結束。韓家欠我帝家多少,便要還回多少。”
聲音落定,她轉頭離去,消失在小院外。
韓燁望著一地風雪,閉上了眼。
深夜,大雪,京城裡分外冷清沉寂。遠遠的街道上傳來不甚清晰的吱呀聲,仔細聽著,像是木屐踩在雪上而過的聲音。
一個身披大裘的女子出現在街道盡頭,她提著一盞宮燈,神情淡漠。
晨曦微明,天際第一抹光亮驟現。她眯了眯眼,望了天空一眼,轉身消失在街道里。
……
一清早,臨近早朝,皇城裡是久違的熱鬧。
這一年大靖王朝估計是走了黴運,從春闈舞弊案起就沒個好勢頭,江南水災,忠義侯府的驚天大案,太子遇刺,樁樁件件都是觸黴頭的混事。這幾日初雪至,忠義侯被判了秋後問斬,百姓人人稱頌,萬事落定,總算給這多災多難的一年收了個好尾頭。
百姓的頌德聲一出,天子便高興了,前幾日給那幾個奔波萬里上京喊冤的將士賜了不少撫卹銀,甚至大筆一揮恩賜他們上殿還恩,這不,今日便正是這好日子。
其實這些不過是錦上添花,真正讓皇城內外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皆喜得合不攏嘴的其實是另外一件事——他們俊勇無雙的太子爺也終於要正兒八經的迎娶太子妃了。聽聞那太子妃人選,是當年太祖遺旨中擇定的帝家女。
時過境遷,十來載歲月,到如今能有這麼個結局,對大靖上下而言,雖是唏噓不已,卻都覺得甚至圓滿。
不計當年是非曲折,這一樁婚事若蓋棺落定,言普天同慶亦不為過。
是以這一日朝臣皆都收拾得甚是清爽,個個威儀不凡,倍兒有精神。即便是平日裡不對盤的文武兩派大臣,今兒個在大殿外遇見了,那都是和和氣氣的。
早朝還未開始,便有不少眾臣靠近太子身旁,朝一身淺黃冠服的新郎官道了聲‘恭喜’。太子面色淡淡,嘴角噙著笑容,矜持而得體。
皇鐘敲響前,殿外突然傳來了一道不急不緩的腳步聲。臨近大門處的朝臣看到來人,歡欣喜悅的笑容一下斂了下來。這種尷尬瞬間在回望的大臣中感染開來,來人尚未入殿,金鑾殿裡外已是靜默無聲。
韓燁心底明瞭,藏住眼底的情緒,轉頭,便看見任安樂一身絳紫朝服,施施然走了進來。
幸好這時間不太長久,她剛行到右相身後站定,皇鐘敲響,早朝正式開始,眾臣伴著鐘聲跪下,三呼萬歲。
鐘聲落定,帝王威嚴的聲音如往常般響起。
“眾卿平身。”
眾臣起身,觀著嘉寧帝的臉色甚是慈目和氣,暗腹今日陛下的心情看來不錯。
“昨兒個夜裡京城下了場大雪,朕起早觀了半晌,風景尚不談,琢磨著這是個好兆頭啊。”嘉寧帝向來喜怒不形於色,像這樣和朝臣在大殿上嘮嗑,也算是個稀罕事。
“陛下澤被萬民,得天眷顧,我大靖來年必定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說這話的是禮部侍郎,四十開外的年紀,很是富態。
“陛下,太后大壽將至,不如藉著冬雪之吉為太后在裕德殿舉辦,也好讓臣等借點皇家尊氣。”緊接著的是大學士張文濤,也算說了個應景的點子。
……
天子之言想來一呼百應,這才一會,各種宴席名目就給想了出來,反正是句句戳中天子心裡頭。任安樂望著平日國難民危時屁都蹦不出來的大臣此時生龍活虎的模樣,感慨了一句,想在金鑾殿裡生存,倒也是個技術活。
“眾卿之意皆為上佳,可交由禮部理個章程出來,今日早朝,朕還有其他事要議。”
嘉寧帝話音落定,趙福上前一步,尖銳嘶啞的宣昭聲響徹朝堂裡外。
“宣青南城副將鍾海上殿覲見。”
“宣青南城副將鍾海上殿覲見。”
……
宣將入朝的諭令一聲聲傳往大殿外的石階下。眾臣滿臉肅穆,不一會,端重有力的腳步伴著盔甲鏗鏘之聲在大殿內響起,最後停在了御殿下方。
“臣鍾海見過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鍾海身軀魁梧,戍守邊疆的將士又大多悍氣十足,他這麼一喊,頂得上半個大殿的朝臣,連地兒也給抖了三抖。
眾臣抬眼一望,暗暗咂舌,不愧是領著十幾個兵就敢上京告御狀的人物,怕是大靖的領將中,少有如此悍勇之輩。
“愛卿平身。”嘉寧帝看著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