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弩手在水邊埋伏。
當天夜裡二更,我命馮襲率領弓箭手,我則與秦昊押運大炮到水邊。在水邊見了張苞,他示意一切無恙。我便吩咐馮襲把弓弩手二十人一隊分作三十隊,沿岸埋伏,又把十五門大炮一一架好。
三更梆子響,只聽一聲驚鼓,張飛所部喊殺聲起,手下兵士搭上浮橋。魏兵發現,一邊擊鼓一邊彎弓搭箭,準備射人;就在此時,秦昊大喝一聲:“開!”炮手得了吩咐,將火把點燃大炮,只聽轟的幾聲,河對岸魏兵死傷無數,餘下之人則驚惶無措。張飛手下兵士搭上浮橋迅速搶進,馮襲把手一招,六百名弓弩手箭矢如雨,紛紛射倒對岸之人,張飛騎馬賓士,揮軍掩殺。
我與馮襲、秦昊集合,親自將大炮收好,清點弓弩手傷亡人數。結果發現並無一人陣亡,只有三人受輕傷。我隨即命人將最好的傷藥拿出,給三人醫治,並留下他們休息,自己來回法正。
法正笑道:“這一番雖不能攻破鹽城,卻也毀了曹軍大寨,足以震動夏侯淵。靈烈,此番可記你一大功。”我笑笑正要推辭,只聽下面兵士報道:“馬將軍涉水而過,目下已在鹽城下紮下大營。”
法正喜道:“如此,則攻城器可用。”即刻點人把攻城器運過沔水助戰。
我笑道:“尚書大人可許我去觀戰?”
法正笑道:“正是要請先生去。”我隨即辭了法正,回營自己點人。我對馮襲道:“這次只你我、秦昊三人到便可。”
馮襲大驚道:“大人,萬萬不可。鹽城守將夏侯淵為人有勇有謀,而綿城地處不遠,為首之人又是樂進,若此二人夾攻而來,大人怎可身邊就我們二人?只帶六百人前往,我尚且嫌少。”
我笑笑道:“我不忍他們受傷,你放心。”
馮襲再三請求,我只好說道:“帶一百人去就是。”馮襲出去點人,秦昊道:“大人,火炮現有十五門,為何不帶去?”
“水上火炮難運,若是沾了水則毫無用處了,”我笑道。
馮襲點齊人,我們便一同借浮橋過去,來到張飛大營。張飛見了我們,笑道:“先生安好。明日待我去斬了夏侯淵的腦袋來,運回去給大哥當球踢。”
我笑道:“夏侯淵不是那麼容易對付的,將軍且請小心。”說完,我辭別張飛,與馮襲、秦昊回營。那一
13、第十一章:綿城之戰(上) 。。。
百人分別下在五個營帳之中,分散開來。及到次日,攻城器全部運抵,馬超便命兵士操作,將大石投擲入城。城牆破碎,城中驚恐,此時樂進前來夾攻又被張飛殺敗。夏侯淵從城中奔逃而出,正遇馬超,被馬超一槍刺死,張飛乘勢奪了綿城。上庸、魏興二郡平定。
法正過河,命人修補鹽城城牆,又將二百多斤火藥運來。張飛鎮守綿城,而馬超則與法正同駐鹽城。我入城第一件事,就是讓人把攻城器小心收好,放入鹽城一個巨大倉庫之內,除了會運作攻城器的兵士之外不許任何人靠近三丈之內。
法正道:“夏侯淵乃是曹操手足,這麼一死,曹操必然親提大軍報仇。只怕張將軍在綿城勢單力孤。”就在這時,下人報主公遣新野鄧芝前來犒軍。法正笑道:“正是要此人前來助戰,快請!”
不多時,鄧芝來到,與各人見過。法正笑道:“伯苗此來,吾放心了。今日飲宴,來日請伯苗助三將軍同守綿城。”鄧芝大喜謝過,就於城中飲宴;他見我在側,笑道:“先生安好,荊州孔明軍師命我傳信,言曹操奸詐,先生與尚書大人定要小心。”
我笑著謝過,道:“舅舅知我。”
14
14、綿城之戰(下) 。。。
法正等人商議再取京兆、扶風二郡。忽一日,荊州來報,道黃忠、文聘、龐統三人已從蜀中出發,率大軍六萬去取隴西、天水兩郡,又聞曹操起兵三十萬,以獨眼大將夏侯惇為大都督,樂進、李典為大將,李通、呂虔為副將,自領中軍殺奔上庸郡,欲要突襲兩關,與夏侯淵報仇。
魏興、上庸二郡都是臨水而立,易守難攻。魏興郡本是張飛鎮守,只是他自得知曹操要攻打上庸之後,便坐立不安,整日只是與法正發書要來助戰,法正巧言安撫方才罷休。法正召集大將商議對敵之策,我充當坐聽客,只聽得數句之後,馬岱道:“京兆郡領軍之人名為文欽,此人素弱,然倘若曹操換人防衛,則京兆難取。”
我聽了點點頭,漫不經心地想:文欽弱,那麼……
眾人見我驚跳,都是一愣;法正道:“靈烈為何失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