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2/4 頁)
至於孔明託我的事,我並未查證,因為我知道如果我去查實了,那麼只怕惹來殺身之禍,至少也無法再回來。再說孔明當時說了,可探便探,不可探則不必管,因此我就不管了;再說我說的也是事實,至少在三國演義上是,陸遜、呂蒙都是大將,也不算錯。
趙雲知道了起因來由,這才嘆道:“我並不知此事,軍師機謀深重,而靈烈你更是裝得如此相像,我不得不信。可那日與我割袍斷義,又是為何?”
我閉上眼睛,道:“當時周善人多勢大,若是害你,孫夫人自然不管;我明面已經應了孫權,也不能管。你便白白被害,所以不得不逼你走。”
趙雲半晌沒答言,我卻覺得睡意深沉,便沉沉睡去。
——————————————@@分割線@@———————————
趙雲自然沒那麼笨,只是當日三江口一事,靈烈居然割袍斷義,逼得他不得不無功而返;他一時竟懷疑靈烈本有預謀投靠東吳,傷人的話也脫口而出。只等歸來後,見主公與軍師坐立難安,他不解,便問主公。主公道:“不待二人歸來,吾心不安。”
孔明道:“主公無憂,文將軍自幼習水,必然成功。”
不消多時,從人來報道:“主公、軍師,二位將軍回來了!”
孔明立即前往迎接,而主公早命人燒火取暖,烘烤屋子;不久靈烈親衛秦昊將渾身水透的靈烈抱了回來,文聘跟隨;這些人急忙喊著“讓開讓開”,一邊把靈烈放了進屋子裡,又全都退了出去。
趙雲心神急切,急於看靈烈安好,卻被秦昊等人攔下,守在門口。孔明笑道:“子龍不必憂心。”
趙雲站在門外,而文聘等人也退下了,劉備、孔明與秦昊卻一直等候;之間孔明對趙雲說了錦囊妙計之事,劉備也證實了,趙雲方暗歎自己錯怪靈烈,也不知她如此文弱,是否能逃過此劫?
等靈烈說話,趙雲隨即入內,只見靈烈臉色蒼白,雖未著涼卻也傷了身子,不由心中暗悔。靈烈與自己從磐河相識至今,已經五六年光景,與自己從無爭執,為人又慷慨善良,為什麼這次不相信他?若是信了、看出來了並配合好,靈烈就不會怕吳侯害自己,也就不必專門送自己至三江口、由水中離開,以致險些淹死……
19
19、第十七章:程門立雪(上) 。。。
劉備最終對外只是稱我在東吳三江口祭奠周瑜之時被江賊所劫,後被巡江將軍文聘救回;也是藉著這個藉口,劉備星夜送孫夫人回蜀中避禍,而自己則留在荊州。吳人無可奈何,我倒是十分高興。
孔明說梯田灌溉已經應用到蜀中等多山之地,第一年的糧食產量已經超過原來的兩成了,蜀中糧食大收。我看劉備的意思,就是整頓兩年、積累糧草之後,就要圖謀北魏了。不過,在圖謀北魏之前,我倒是還有些私人的事情要做。
孔明在我去東吳其間已經給馮襲找了一門人家,家境小康,有兩個女兒適齡。但是當那家人知道是為馮襲相親之後,便表示願意把兩個女兒一起嫁進來。我去問了馮襲的意思,馮襲更看重那家的二女兒,我便為他定下了娶老二過門。
不消幾天,馮襲的親事也熱熱鬧鬧辦好了。現在我與趙雲住在內宅,馮襲、秦昊兩家人住在外宅,日子過得倒也不錯。在漢中造好的頭盔五百零五個前幾天已經到了,我便抽空把手下人召集全了,把新頭盔發給他們;人人接了稱謝。我看馮襲也戴上了,只露出兩個眼睛和下巴,便笑道:“怎麼樣?”
馮襲悶悶的聲音從頭盔下傳來:“很好,只是不大習慣吧。”
我拿著一頂,使勁敲了敲,又用隨身劍使勁刺了一下,發現沒什麼損傷。馮襲脫了頭盔,笑道:“大人,是好東西。”
我猶豫著,對手下五百人道:“你們把頭盔都摘下來,然後用劍砍砍試試。”
除了馮襲沒帶頭盔,其餘五百零三人都把頭盔取了,拿劍咣咣噹當砍上去,只聽一片脆響,頭盔倒是沒壞,也不枉我花了那麼多錢。我讓他們把頭盔拿回家去,好好收著,又把黃金兌換成白銀,一人十兩地發下去。
其中一名弓弩手問我:“大人,還有什麼吩咐麼?”
我笑道:“沒有,好好回家過日子。”
我回府後,孔明派了人來叫我與趙雲。這次我直接牽上了馬超贈與的奔霄馬,而把老坐騎讓給趙雲,便在穿過荊襄的幾條街道來到了軍師府。孔明手下人接著我們,我們進入了內堂,來人上茶,而不久孔明便出現了。
孔明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