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1/2 頁)
幾個男孩子都有點不好意思,嘻嘻的笑都不答話,嚴景安前面聽見說話,轉頭問:“什麼?”
“無事,是這幾個小的肚子叫了,我說回去就有吃的了。”嚴仁達笑答。
於是前面的三個大人也都笑了,嚴景安就說:“是我不好,一到了書院就不捨得走,回來的晚了,倒誤了飯時。快走吧,今晚有家宴,定有不少美味。”說著催馬快行,往嚴宅的方向而去。
家裡的女人們也有點餓了,劉氏就對範氏和嚴清華嘆氣:“你爹爹就是這樣,每次到了書院,恨不得就住下不走。我早該在他們走的時候就叫人去囑咐的,他們幾個大人倒無妨,餓壞了孩子們可怎麼好?”
範氏就安慰婆母:“媳婦叫小廝帶了點心的,餓不到孩子們。”
劉氏還是不放心:“只怕孩子們在長輩面前拘束不敢吃,何況是到了書院,估摸著也沒空閒。”正說著就有人來回報,說老爺他們進門了,劉氏就帶著女兒媳婦和小孫女到外間等。
不一時嚴景安帶著一眾兒孫進來,兩廂分別見禮,劉氏打發兒孫們回去更衣,又說家宴安排在前廳,叫一會都到前廳去。眾人這才辭出來,嚴仁達帶著黃愨回去,範氏打發人回去伺候嚴仁寬父子,自己先去了前廳安排,嚴清華也陪著丈夫和兒子去客房更衣,只豐姐兒被劉氏留在了屋裡等著。
嚴景安看小孫女的眼睛一直盯著他瞧,就伸手去摸她的頭頂:“豐姐兒餓了吧?”
豐姐兒搖頭:“孫女不餓,姑母給孫女吃點心了。”
“既知道孩子們餓,怎地還不早些回來?”劉氏埋怨的看了嚴景安一眼,催他去更衣,“時辰不早了,早點吃飯,一會姑爺他們還要家去呢。”
嚴景安呵呵笑:“親家就住在左近,晚點回去也不怕。”話雖這樣說,也還是起身去淨房洗臉,劉氏叫人去找了家常衣裳來給他換,順便和他說了李澤送拜帖要來拜訪的事。待嚴景安淨了面,又重新梳了頭、換了衣裳,這才牽了豐姐兒的手往前廳去。
才出門就發現嚴仁達帶著黃愨站在院子裡等,嚴仁寬頻著嚴謙和嚴誠也剛從東面的夾道過來,於是大夥一同往前廳去。到了廳前,王進文父子也在候著了,劉氏沒見到嚴清華,就問女婿:“怎麼不見清華?”
“她在裡面幫著弟妹收拾。”王進文答道。
果然進得偏廳的門去,就見嚴清華在幫著範氏安著。範氏按劉氏的吩咐,在偏廳裡北面擺了一桌,在南面置了另一桌,中間用一個大插屏間隔開來。嚴景安帶著男人們入座北桌,劉氏則牽著豐姐兒,扶著範氏的手入座了北桌。
坐下一看,加上豐姐兒才四個人,實在不成席,又把嚴誠和黃愨叫了過來:“好歹湊成一桌。”範氏這才安排人開始上菜,又要去伺候劉氏吃飯,劉氏讓嚴清華拉她入座:“…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冷菜上齊,嚴景安命把酒都滿上,連嚴謙和王秉忠都叫給倒了一小杯青梅酒,裡面劉氏、嚴清華和範氏也各斟了一杯青梅酒。嚴景安舉杯:“今日我和你母親暮年返鄉,歡喜之情實難盡表,又兼一家人難得相聚,我心甚慰,大夥同飲此杯,共祝我嚴家家門昌盛,子孫平安康泰。”
嚴仁寬和嚴仁達、王進文都說:“願父親母親(岳父岳母)大人長壽安康。”一起舉杯一飲而盡。
一家人好容易團聚一堂,吃的是家鄉菜,喝的是自釀酒,嚴景安心歡意暢,又兼白日見到自家書院蒸蒸日上,更有些志得意滿,覺得官場失意之事亦如浮雲,不必掛懷。這一想通,心下更加放鬆,不知不覺就喝得醉了,最後怎麼回房睡的都不知道。
第二日卻還是一早起來,帶了子孫們去鐵瓶巷的嚴家祠堂祭祖。嚴家現任的族長就是嚴仁舉,嚴仁舉的父親和嚴景安乃是同祖的堂兄弟,自嚴景安父輩起兩家分家單過,但相互之間一直來往頻繁,相處的也很好。
早前嚴家家塾本在鐵瓶巷,但後來嚴仁舉因讀書不成,索性棄文從商,做起了絲綢糧食生意,長房無人照管家塾,加上嚴家祖宅也不是十分寬敞,嚴景安在擴建自家宅子的時候就索性把家塾遷了過來。那時嚴景安丁憂在家,就親自在家塾任教,後來更聽從恩師方禮先的建議,在獅子山上創立了竹林書院。也因為方先生曾在竹林書院講學,使得竹林書院甫一創立,就在江浙一帶大大揚名,才有了今日的局面。
祭過了祖,女眷們自去內院歇息,男人們則去廳堂裡說話。嚴家祖宅也是三進,因老太太還在世,所以並未分家,現在是嚴仁舉和兄弟嚴仁奇兩個一起住著。範氏服侍著婆婆去了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