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自己灑脫不起來的時候。按照常理,那個應該變臉色的人應該是我才對,畢竟一個21世紀的新人類,從來都沒有接觸過任何宮廷的禮儀規範,如今卻即將要見到一千多年前的古董皇帝,如果一個不小心得罪了他,那我豈不是要“出師未捷身先死”了?
“你待會見到父皇可千萬不能再這麼粗魯了……”他在我耳邊輕輕的說了一句,說完便緊緊的握了握我的手,一同迎接那個原本我一輩子都不該見到的,如今卻不得不見的,唐朝第九代皇帝——唐德宗李適。
“兒臣恭迎父皇大駕——”李誦雙膝跪地,頷首抱拳,形容莊重而嚴肅,轉眼間他那皇家尊貴不可侵犯的氣勢便自然的流露了出來,同剛才頑皮不恭的模樣簡直判若兩人。此時此刻我方覺得夜麟的那幅太子肖像圖,當真刻畫的是入骨三分,絲毫沒有誇大其實。連我都不由得被他懾人的氣勢所震動,如果在平時,我是免不了要羞上他兩句的,可今天的情形我只能跟在他的後面,模仿他的動作給皇帝行跪拜之禮。可我知道,男人和女人行的禮是不一樣的,因此只得跟著他跪了下來,卻不敢學他抱拳,在我的記憶力,電視劇裡的女主人公,行禮是從來不抱拳的。
“皇兒快快起來!”
從剛才德宗進入東宮的時候起,我就一直低垂著頭,因此未能得見當朝皇帝的模樣,但是從聲音上聽來卻十分年輕,我清楚的記得,唐書上記載的李適出生於公元742年,比太子李誦大了僅19歲,如今李誦是17歲,那麼這個皇帝應該是隻有36歲而已,尚在壯年,只可惜,根據史書上的記載,德宗皇帝重用奸佞,猜忌將領,後來又用宦官做了統帥,對百姓的盤剝頗為嚴重。所以我對他實在是產生不了什麼好感。
我正在那裡拼命的在腦子搜尋所有關於唐德宗的資料,這邊李誦卻已經謝了恩並且站起了身子,我正要跟著他一起起身。誰知我頭還沒有來得及抬起,竟有人把矛頭指向了我:“太子殿下,這名女子,似乎不是東宮之中的人吧?”
說話人的聲音嫵媚之極,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人應該是名非常貌美的女子,只可惜饒是我這樣一個初來乍到的局外人也聽得出來,她,不是李誦的朋友。
“敏貴妃可真是慧眼獨具啊!我東宮中的宮女成千上百,連我自己都記不得誰是誰,可貴妃你一眼就能斷定她不是我東宮中的人。實在是叫我佩服,佩服。”
聽了李誦的一翻話,我恍然大悟,原來她就是那總聽其名,不見其人的敏貴妃。和冷青雲同朝為相的白客之長女,也是李誦在宮裡最強勁的,最有競爭力的對手。由此可見,歷史上有才能的女子並不只是武則天一個人,只是她的運氣可能不如她的女祖宗那麼好,她不會成功,因為在大唐的歷史上,沒有留下有關於她的任何的文字。
“太子的一翻話,可更叫臣妾好奇了,我問的是這個女子,沒想到太子倒是護她護的緊,連一句話都不肯讓她說,難道她有什麼不可告人之處……”那敏貴妃的確不簡單,李誦夾槍帶棒的暗指她在東宮裡安插眼線監視他的一舉一動,她卻不動聲色的反擊回來。
“呵呵,皇兒啊,你也別怪貴妃多心,父皇也很好奇,你怎麼會帶個陌生女子進宮呢?這可是於禮不合啊!你,抬起頭來,讓朕看看。”
我聞言一震,無可奈何之下,只得把頭抬起,毫不意外的我聽到了很多人的抽氣聲。在他們打量我的同時,我也將眼前的一干人等,大致的看了一遍。
那李適長相頗為年輕英俊,李誦承傳了他百分之八十的相貌,只是他比起他的兒子更多了些陽剛之氣,看起來稍嫌冷硬一些。而李誦想必是又繼承了他母親的一部分基因,臉部的線條柔和了許多,倒有21世紀十分流行的那種中型之美。我看李適時,他也正兩眼呆楞的盯著我,其中閃爍的光芒我是再也熟悉不過的,連他的兒子看我都看到了猛噴鼻血,他的這種表現相比較起來已經算是很有水準的了。
然後我的視線轉到了他的身後右側,那是一個明豔非凡的女子,眸如星月,面若桃花,黛眉微挑,朱唇輕啟,眼中帶笑,吐氣如蘭。按理說,任誰也不會把這樣一個人間絕色同殺人不眨眼的蛇蠍女子聯絡在一起。可是見過了她之後,我卻不得不相信李誦的話,因為就單是她那帶笑的星目朝著我的方向輕輕的一瞥,我便感覺到了她對我的敵意,她的笑雖美,卻沒有到達她的眼底,那其中閃現的戾氣使我渾身上下竄起一股寒流,我不由得打了個哆嗦。
這種刻薄的女子自我來到唐朝以後僅見過兩個,一個是冷青雲的侍妾柳青青,從我進入宰相府就從來沒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