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部分(第3/4 頁)
不,應該說,他身體相當的好。
每天能吃能睡,心情好的時候逛逛園子。
但是,白羽玥闕總覺得,蒼曦麟每次看著自己的目光,除了信任之外,總是多了那麼一點情愫。
每天下朝以後,他總讓自己陪在他身邊。
在他有疑難的時候,給他一些提點。
他渴的時候幫他烹茶,他累的時候給他吹一支曲子。
而蒼曦麟新晉發現的是,這個淡漠的小丫頭,竟然會下棋。
而且,棋力遠遠超過自己。
白羽玥闕可不會藏拙守愚,每次下棋,都把蒼曦麟殺的片甲不留。
一開始的時候,蒼曦麟心裡還有些不痛快。
納諫
到後來,就是真的佩服了。
佩服她的棋力,更佩服她的品格。
她是第一個,敢贏他的棋的人。
一到晚上,寵幸妃嬪的時候,他很自覺的把白羽玥闕留下來,不讓她跟去。
他是不想再讓她在自己寵幸妃嬪的時候,獨自站在外面。
而白天裡無論是批閱奏章、還是逛御花園。
除了上金鑾殿和讓臣子們到朝陽宮商量國事的時候外,他幾乎要求白羽玥闕形影不離的跟著。
過去的襲雲、雨燕、白羽玥闕三人輪班制,也就這麼不攻自破了。
而國事上,白羽玥闕也儘量用自己的才智,幫助蒼曦麟。
蒼曦麟想春獵,白羽玥闕勸他:
“春日是萬物生長之際,幼崽初生。況且經過了一冬天的蕭索,動物們也都沒有什麼膏粱。
皇上若是想田獵,不如等到秋天。動物們膘肥體健、作物豐收,正是漁獵的大好時節。”
蒼曦麟想修煉一座行宮,白羽玥闕勸道:
“孟子曰:‘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春日播種之際,若是此時讓農民去修建行宮,必定誤了農時。農時一誤,到了秋天的時候,國家又怎麼收稅呢?”
“況且當務之急,並非及時行樂,而是富國強兵,征伐天下。”
“國庫雖有餘,然軍需實不足。修建行宮,頗費資吝,於時不合。”
蒼曦麟想贈稅,白羽玥闕又道:
“皇上想統一天下,靠的是什麼?兵強馬壯。而兵與馬,都是需要糧食來供應的。”
“民以食為天,國以農為本。想要農業繁榮,糧食增收,最好的辦法是降低賦稅,讓百姓努力的耕作。”
“現在國庫充盈,皇上不輕徭薄賦也就罷了,為什麼還要再加稅?”
“況且理財之本,並不在開源,而在節流。皇上不如以身作則,崇尚簡樸。”
“風氣一開,天下人自然崇簡而厭奢矣。”
寒食
當然,這些話,也都傳到了太后的耳裡。
今日是寒食。
按往常的慣例,皇上是會在朝會之後,將會給朝中重臣,王爺以及三等爵位以上的人送去蠟燭。
這一天,民間為了紀念介子推,本是不能點火的。
但是,皇室和高官貴胄們,總是除外。
而太后,眯著眼睛坐在敬佛堂,聽著下面的人稟告道:
“宮女白羽,勸誡皇上:
皇上,奴婢曾經聽見百姓們吟詠道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官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說的,是這寒食節的時候,各家各戶全都熄了爐火,紀念前哲。而皇親國戚,高官貴胄們則有您的特許,可以點燈。
按理說,這不過是幾支蠟燭的事情,本沒有什麼特別。
但是,這麼做,未免使得官民之間,有所嫌隙。
皇上既然想紀念前哲,何不與民同甘,省卻幾支蠟燭呢?”
太后點點頭,又問:“皇上怎麼說?”
那人道:
“皇上點頭道‘朕亦知此事頗有不便之處。也罷,既然羽兒今日提起,朕就下命。
從今以後,寒食節宮裡不許點燈,也不許生火。公卿之家,也不再給蠟燭等物。
如有寒食日生火者,從重處置!’”
那人說完,靜靜的等著。
太后又轉了幾顆佛珠,才道:“你出去吧。”
那人退了下去。
旁邊的於姑姑訝然道:“太后,這還不到一個月,白羽那丫頭,已經勸阻皇上多次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