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2/4 頁)
此在路上耽擱了些日子。沒有糧草的供應,想要打贏這場仗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順澤帝大為惱火,朝堂上的各位大人連日來也是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可就是在今日一早,前方八百里加急的戰報上又一個訊息傳來,狄國派大軍攻打林州!
林州遠不如幽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今駐守林州的二王爺已在前去幽州的路上,他深知留在林州的部將恐怕敵不住狄國的進攻,於是自作主張半路折回,解林州之圍。
狄國雙線作戰,大寧卻猜不透他們將會以哪裡作為攻破口,所以只能死死守住邊境,不給對方一點機會。
而由於前往幽州的大軍半路折回,其他各州縣的軍隊雖然如期而至,可是沒有主帥作戰指揮,這就如同缺少了主心骨,偌大的軍營也不過是一盤散沙,戰鬥力大打折扣。
雖然幽州還能再撐些日子,但終究不是長久之法,幽州必定需要一個主帥的。
朝廷上立馬分成了兩派,一派以戶部尚書為首,主張講和。因為近期國內動盪,饑民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如此這般的衡量了一下,實在不宜發生大的戰事。
大戰將至,邊關的百姓紛紛背井離鄉到處避難,加之旱災產生的流民,他們生怕有人在這時煽風點火,使得國內的局勢更加動盪,讓狄國鑽了空子,最後搞得國破家亡。
而另一方,則是以大將軍為首的主戰派。雖然目前國內局勢不穩,但是,這馬上要進行夏收,糧草也有了著落,饑荒的形勢必然得到緩解,所以這國土卻寸步不能讓。
可是誰都知道,這新糧打下來不是片刻就能變成糧草的,經過幾道工序下來,說不定仗都打完了。
這新糧食下來後,最大的貢獻就是能夠將米價降下來,或者用來填充糧庫,但是說這糧草,還得從米商嘴裡吐出來。
幾輪爭辯過後,讓順澤帝疑惑的是,一向統領六部的柳晉方竟然加入了主戰的行列,積極的支援大將軍。
柳晉方一表明瞭態度,主和的幾個尚書也無話可說,紛紛表明要是朝廷與狄國開戰,自己一定盡力幫助穩定國內局勢,讓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
當天下午,順澤帝就頒佈了聖旨,命大將軍林道昌為蕩寇大將軍,率領精兵二十萬開赴前線。
一時間京城裡蒙上了一股淡淡的離愁,母親送兒子,妻子送丈夫,城門口的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相見。戰場上刀劍無情,誰又知道離人是否還能安然歸來?
所有的人好像都忙碌了起來,就連司馬珏也是經常看不見人影,京城裡人心惶惶,看戲的比平常少了許多。蘇蘇也在為太子那邊/炫/書/網/整理情報,就剩雲歌閒人一個成日窩在王府裡不知在幹些什麼。
其實雲歌這幾日並不是無所事事,而是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雖然發生旱災是天意,但是饑荒卻是人為造成的。然後是邊關戰事,糧草被燒,最直接的後果便是糧草不足最終導致戰敗。或者後果更嚴重一些,被狄國所滅?
兜兜轉轉,都是與糧食有關係,只要解決了糧食的危機,前途便一片明朗。可是南方的米商,怎會如此堅決的與朝廷對著幹,難道不怕抄家砍頭麼?是有什麼堅硬的後臺麼?
雲歌又不自覺的想到司馬睿的那副嘴臉,這種事情恐怕也只有他能做的出來。
後來事實證明,雲歌當日所想並無差錯,只是她想的遠不是那樣透徹。有的時候,離真相只差一點點而已。
在大將軍帶兵出發後的第二日,司馬康從江南歸來,一同帶來的還有據說是他不知從哪個米商手中誆騙來的幾十車大米。
這著實讓順澤帝高興了一把,不但沒有怪罪他未經傳召擅自入京,反而特許他在京城多待個把月。
司馬康帶回來的稻米被分成兩份,一份運去幽州,一份走小路運去了林州。
就在形勢似乎開始有利起來的時候,突然順澤帝宣佈要到祭壇祭天,希望上蒼保佑大寧百姓能夠渡過此劫,從此安居樂業,大寧朝也能國泰民安。
這個想法是由明明道人提出,順澤帝篤通道教,故而對明明道人的說辭深信不疑,只要皇帝親自去祭天,天下便會太平。
雲歌初從蘇蘇那聽來了訊息便嗤之以鼻,哪有這麼靈驗的事情?感動上蒼?那個明明道人根本就是個騙吃騙喝的臭老道。
雲歌覺得這名字甚為熟悉,細細一想,可不是嘛,當時就是這老道一句話便將柳雲歌嫁給了司馬珏!
突然間有什麼東西滑過了腦海,明明道人……這名字好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