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3/4 頁)
自己,就走了進去,一看,店裡沒有別人,只有一個側身而坐的男子。光是從側影來看,就看出那人十分壯實,也十分俊朗。還有,像……像耶律阿保機。以為自己中了圈套,蔡田退後了幾步,就要奪門而出,卻看到男人站了起來,正對著自己。
還好,還好,不是耶律阿保機。那麼這個人……
“蔡姑娘,你不認識我了?”
蔡田仔細端詳那個人的臉,這才找出幾分耶律倍的樣子。多年不見,他已經長成一個英俊的男子漢了。
“圖欲……”
“是,圖欲。”耶律倍對蔡田微笑,可是蔡田卻看到他滿臉的悲傷和哀痛。
“你可知父皇已死?”
“嗯?”父皇?耶律阿保機怎麼?其實,他們的相遇不算美,而過程和結局卻是如此的悲傷。錯亂的相遇,錯亂的相處,以及現在的陰陽兩隔……
說不上現在是什麼感覺,只覺得身體好像被塞得滿滿的,卻是怎麼也出不來。在最初的相處過程中,現在想想,還是不錯的。不過,這或許就是人們的劣根性吧,對於活著的人我們不會在乎和珍惜,直到那個人離開人世,我們才想到他的好……
看蔡田不語,蒲谷感嘆了一聲,本是在說耶律阿保機死前對蔡田的追尋,講著講著,卻又說到了自己身上。
原來,述律平並不甘心將契丹國的帝位傳給自己討厭的兒子圖欲。為了達成變換皇儲的心願,她在阿保機去世後的第八天宣佈,主少國疑,由自己臨朝稱制代行皇權。臨朝稱制以後,述律平開始不遺餘力地剷除她認為可能會妨礙自己易儲大計的“異己”。
耶律阿保機是頭年七月死去的,第二年的十一月,阿保機正式入葬陵寢之後,皇太子圖欲率領群臣向述律平請命:“皇子大元帥(德光)勳望,中外攸屬,宜承大統。”主動要求將契丹皇位讓給母親喜愛的弟弟。
這個節骨眼上,樂享其成的述律平反倒不急於摘果子了,她將中原王朝讓位的把戲搞起了契丹翻版。述律平讓名義上的太子圖欲和德光騎馬並立,然後對貴族和官員們發話道:“他們都是我的兒子,我對他們都一樣重視。因此現在請大家為國選君,牽起你們心目中最合適的新帝的馬韁。”早被述律平十六個月殺戮嚇破了膽子的眾人都知道述律平說的只不過是場面話,他們哪敢怠慢!紛紛爭搶著去拉德光的馬韁,唯恐遲一步就挨刀斧手的“問候”。太子圖欲只能孤零零地呆在一邊。這樣的推選結果是顯而易見的。
述律平眼見達成目的,也就“順從”民意了。可是,她依舊沒有放過欲圖……
不是要挾的要挾(五)
不是要挾的要挾(五)
天顯二年十一月壬申,耶律德光在傳統的燔柴禮之後,於宣政殿正式即契丹帝位,即遼太宗。阿保機之母蕭嚴母斤被尊為“太皇太后”,述律平被尊為“應天皇太后”,她的外孫女蕭溫則被舅舅丈夫冊立為皇后。
而圖欲在述律平和耶律德光的咄咄逼人,百般刁難之下,終於使圖欲難以忍受。圖欲在這般情形下,忽然想到蔡田曾經讀她說的話——“公元930年,你放棄一切,泛舟海上,一定會得到你應該得到的幸福。”雖然當時沒有到公元930年,可是耶律倍忽然覺得蔡田的話很有道理。而且後唐明宗李嗣源多次派人誘召他。在如此情況下,圖欲覺得或許應該離開這裡。就對他的近臣說:“我以天下讓主上,今反見疑。不如適他國,以成吳太伯之名。”隨後,他留下一塊木牌,刻詩道 “小山壓大山,大山全無力。羞見故鄉人,從此投外國”。然後,帶著漢族寵妾高美人等部分眷屬隨從,以及耶律阿保機生前最為喜歡的三個唐三彩,泛舟海上,遠奔後唐而去。
圖欲的出走,終於使述律平和德光鬆了一口氣。耶律德光的帝位終於萬無一失地鞏固下來了。
而耶律倍幾次周折,終於到達這裡,閒來無事,就打聽蒲谷的下落。說起來,蒲谷是看著他長大的,二人情分深厚,這次來到蒲谷這裡,沒想到竟然是看到父皇死前念念不忘的人!
“欲圖,你打算以後怎麼辦?”蒲谷是真心疼愛慾圖的,聽到他這般遭遇,心裡很是難受。先不說他現在的身份,就是以前,估計都幫不了多少忙。
耶律倍稍作猶豫,就說:“嗯,我打算待在中原……”
“也好也好,執掌皇權,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既然你心意已決,就留在這裡吧,也好有個照應。”
“嗯,也是。”
可是依蔡田看,這個欲圖不管怎麼說都是個皇子,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