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部分(第1/4 頁)
應該說,這一階段劃分理論很獨到、很有概括力。
先說一下,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這一論斷。這一論斷是社會階段劃分的依據。個人認為它是馬克思一生的最大貢獻。不過貌似他的追隨者和反對者都對這一論斷不感冒。
所以我在這裡冒昧的替馬老和一下稀泥: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決定的過程是很長的;生產關係反作用於生產力,反作用力是慢慢顯現的。可能馬老本身就是這麼想的炫…'書'…網,而且解釋得更清楚,不過筆者才疏學淺,沒研究過馬老的全部原著,先這樣說說。
前面的四個階段劃分爭議不大,有吹毛求疵的,不過所有的時代劃分法都不能盡善盡美的概括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馬克思的分法至少也是一種代表性的分法。
現在需要討論的是引起世界分裂的共產主義社會提法。
共產主義社會是未來的,它跟對歷史的劃分當然不是一個層次的學問。在共產主義沒有到來之前和能證明它絕對不會本書由www炫87book書com網提供下載到來之前,我們可以把它視為一種猜想。
這種猜想有多大的依據呢?
馬克思的依據是他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論斷。邏輯關係是這樣的:生產力是向前發展的,這到目前為止在地球上是還沒有變化(文明毀滅、中斷隨時都有可能,這不在本文討論範圍內。);依照論斷推理,生產關係相應也會向前發展;會發展到哪裡去呢?即然是朝好的地方發展,能想到的最美好的社會是共產主義——各盡其能,各取所需。
推理過程沒有問題,大前提沒有問題,小前提上文也分析過了沒多大問題。結論自然也沒多大問題。
可結論的爭議為何那麼大呢?無論是當時,還是現在,所有的人都被好逸惡勞的人類本性矇蔽了眼睛。大家寧肯相信邏輯會出錯,也不相信人性會改變。
各盡其能倒也罷了,打死我也不相信能各取所需。
馬克思的時代,勞動的壓榨還很殘酷,馬克思也不得不為自己的猜想打上兩個補丁:共產主義的實現,要生產力極大發展,人類的思想境界極大提高(大意如此罷)。
這兩個補丁在當時也算打的非常好了,可惜又給追隨者添了麻煩,給反對者多了口實。這第二條不是人性不變,共產主義不來嘛。
後來馬克思的追隨者等不及人性的改變,給共產主義打上了無數的補丁,這馬克思也去了一百多年了,世界變化這麼大,筆者也湊熱鬧來上兩個。
共產主義將在資本主義之後,在生產力又邁進一大步的情況下會到來。這之間加社會主義幾個階段筆者也沒意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資本主義後期的關係參看奴隸制的羅馬和封建制的秦漢,誰更先進要看具體情況。)。
加的兩個補丁是:
一是共產主義的形態改為生產資料公有、生活資料充足供應、基礎生活資料各取所需。和原始共產主義生活資料公有、生產資料私有相區別。
生產資料的公共性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增加,這是很明顯的事實。斧頭,只能一個人用;道路可以很多人走;現代機構像網路、銀行,一個人用就是沒有用。未來的所有的工廠、機構,都是全球生產的一環,面向的都是全球人類,可能容忍個人所有,但肯定有強硬的干預方式,不可能讓個人為所欲為的。
基礎生活資料各取所需,這個大家應該能理解。生產力大發展了嘛,低保發個百萬美元(現值)也是有可能的。
生活資料充足供應,這個大家一直想不通,就現在的人口,都要住大別墅,那地球上都蓋不下呀。所以,這裡加個前提,是不可能全民享受的東西,需要額外的貢獻和全民的同意才能享有。這樣的東西,不能很多,不能是不可缺少,不能是很嚴重的影響生活質量。
二是共產主義的實現,需要強制勞動不再存在,人類的思想境界小小的提高。
在馬克思時代,沒有智慧工具,所以馬克思本人可能看到了人類勞動的強制性在減弱,但看不到完全解脫的希望,所以寄希望於人類思想水平的提高。
而如今,人工智慧的發展速度,已經清晰的展示了可以完全取代簡單重複勞動的前景。現在還看不到被取代的低智力工作也只有性工作者了。
所以,隨著社會的繼續發展,簡單勞動勢必消失,而複雜勞動需要的勞動力可多可少,絕大多數公民是可以不勞而獲的。而且,從事複雜勞動,並有可能收穫巨大的利益和榮譽,從人性的三本能